1、漆雾凝聚剂类型
1.1上浮型
上浮型凝聚处理过程快,除渣系统体积小。
1.2下沉型
下沉过程非常慢,需要较长反应时间;槽体体积大,很难得到完全沉降;必须避免任何泡沫,需要使用消泡剂;槽体内的湍流要保持非常低。
1.3影响上浮或下沉因素:
凝聚物与水的密度差别,凝聚物的剪切稳定性,凝聚物块的密度,凝聚物中包含的空气,油漆的密度,凝聚物的含水量等。越小的凝聚物越容易下沉。
2、漆雾凝聚剂作用
2.1破坏剂
主要作用:“捕捉”进入循环水的过喷漆,包裹并穿透漆滴,破坏油漆的功能基团,使其完全消除粘性,并带动被包裹的漆滴上浮或下沉。
主要原理:其电荷极高,对漆滴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当漆滴被吸附后它利用二极不同的亲和性将漆滴完全包裹,并通过化学作用穿透和破坏漆滴中的功能基团。
其他作用:使表面活性剂等其他水中杂质脱离稳定状态并“抓”出来,这对保持水质干净非常重要。
2.2絮凝剂
主要作用:聚集被破坏的油漆颗粒和杂质成较大的基团,使其坚固和粘合,增强机械脱水的效率。中和系统电荷,保持系统中的离子平衡。
主要原理:分子量较大,可根据系统的要求,增大质量、表面积疏松密度,使凝集基团在系统中上浮或沉降速度加快。
其他作用:聚集悬浮固体粒子,并在上浮式系统中在渣上产生附着气泡的位置。
3、其它可能需要的化学品
3.1消泡剂
3.1.1产生泡沫的原因:
1)大气泡——可能是破坏剂过多,因为破坏剂中含有部分活性剂。
2)小气泡(咖啡沫)——可能是絮凝剂过多。
3)有些油漆表面活性剂高,容易产生气泡,比如水性漆。
4)细菌也会产生气泡
5)如果系统湍流过大,泵吸入空气,也会产生气泡
3.1.2消泡剂作用:
去除泡沫以防止它积聚,由于过多的气泡渗透会影响漆雾凝聚剂对过喷漆的凝聚效果,产生泡沫渣。
在部分循环量比较大或循环速度比较快的系统中,可能产生较多的泡沫,需要使用消泡剂抑制过多的泡沫产生。
大部分系统中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或少量使用,但对大多数水溶性漆都需要。
本文来自:漆雾凝聚剂行业网 www.ab-ji.com/abji/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