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6月份中国贸易数据同比下降给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崩溃论”火上浇油的话,那么,7月份中国外贸恢复增长无疑有助于巩固市场参与者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其实,7月份外贸同比增幅并不算大,只是由于6月份同比萎缩,相比之下就显得7月份的增长是大幅好转了。但对于一个大国、特别是中国这种产业和外贸都高度多元化的大国而言,一两个月的数据波动不能过度诠释。此前舆论对6月份外贸数据的萎缩诠释发挥过度了。
我们不能小视今年国际经济环境给外贸带来的压力,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中国出口中占比已经在一半左右,而且增长很快,但其经济社会风险积累已经达到了不可忽视的水平。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退出量化宽松,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新兴经济体发生经济社会震荡风险较高,有可能重蹈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集团从1970年代繁荣落入1980年代债务危机的覆辙。最近两个月因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可能退出量化宽松而引发的新兴市场震荡就显示了这一风险之大。
但我们也不能过度高估冲击来临的速度与强度,还要看到我们的竞争优势。目前国际经济中实体经济部门还没有发生戏剧性的大幅改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速下行将持续,但美国经济复苏日渐稳固,欧洲经济也在低位站稳,其失业人数已经停止增长,日本经济出现了好转势头,这些都对我国出口增长构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