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安徽万博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价格
- ¥100.00/件
- 电话
- 13083509927
- 手机
- 13345507250
- 发布时间
- 2025-08-12 16:43:53
原子灰通常由主体灰和固化剂组成,其配方还原需通过专业的分析手段,如微谱分析等,一般从寄样到出结果需要两个星期左右时间。以下是其主要成分及常见配方示例: 主要成分 主体灰: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原子灰的成膜物质,赋予其硬度和附着力。还包含滑石粉、碳酸钙等填料,可增强填充能力;苯乙烯等稀释剂,用于调整稠度;以及分散润湿剂、促进剂、防沉剂、触变剂、钛白粉等助剂,用于优化性能、改善施工工艺等。 固化剂:通常含有引发剂,如、等,可触发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聚合反应,使其固化。部分固化剂中还可能含有增塑剂,以增强原子灰的柔韧性。 常见配方示例 普通原子灰配方:主剂中不饱和聚脂树脂按重量比占 20%~30%,苯乙烯占 4%~8%、甲基丙烯酸-β-翔乙酯占 5%~8%、N,N-二甲苯胺占 1%、对苯二酚占 0.08%、苯甲酸占 2.5%、萘酸钴占 0.5%(钴含量约为 8%)、滑石粉占 50%~60% 和钛白粉占 2.5%。固化剂中的过氧化环己酮浆占 2%、永固黄 GG 占 0.5%。 高性能原子灰配方:主体灰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不饱和聚酯树脂 100 份、分散润湿剂 0.3~1 份、苯乙烯 3~6 份、促进剂 0.6~2 份、防沉剂 0.1~1 份、触变剂 0.1~1 份、钛白粉 3~5 份、滑石粉 35~50 份、阻聚剂 0.2~1 份、石墨烯 0.01~3 份。引发剂采用或或过氧化月桂酰,主体灰与引发剂以 100:1~2 的重量比例配制。 特种车身材料用原子灰配方:主体灰按照重量份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 30~40 份、端烯丙基硼酸乙醇胺酯 2~5 份、异辛酸钴 0.1~1 份、N,N - 二甲基苯胺 0.1~1 份、有机膨润土 0.1~1 份、钛白粉 0.5~3 份、六方氮化硼 1~5 份、滑石粉 46~65 份。固化剂通常为质量百分含量 50%~55% 的,主体灰和固化剂的重量份比为 100:1~3。
土壤调理剂配方还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技术和方法,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相关内容: 样品收集与预处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调理剂样品,确保其未受污染且能反映原始配方的特性。将样品进行粉碎、研磨等预处理,以便后续分析。 物理性质分析:测定土壤调理剂的物理指标,如颗粒度、密度、水分含量、pH 值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样品的成分和性质,为后续分析提供线索。 营养成分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样品中的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铁、锌、硼等),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 MS)等技术,确定是否含有常见的土壤改良营养成分。 有机质含量测定:检测腐殖酸、有机碳等有机质含量,常用方法有氧化法等,了解其对土壤结构改良的潜在能力。 矿物成分分析:利用 X 射线衍射(XRD)技术,确定土壤调理剂中的矿物组成,判断是否含有石灰、石膏、磷矿粉、钾长石等常见矿物成分。 微生物检测:如果土壤调理剂中含有微生物成分,需测定有效活菌数和菌种纯度,可采用平板计数法等微生物学方法,明确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有机成分分析:对于可能存在的有机添加剂或其他有机成分,可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 - MS)、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LC - MS)等技术进行分析。若怀疑含有特定的有机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钠等,还可通过红外光谱(IR)等方法进行确认。 重金属及污染物检测: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筛查铅、镉、汞、砷等重金属以及石油烃、多环芳烃等工业污染物的含量,评估其环境安全性。 数据分析与配方推断:综合以上各项检测结果,结合土壤调理剂的预期功能和作用机理,推断可能的配方组成。通过与已知的土壤调理剂配方进行对比,以及考虑原料的常见搭配和比例,确定各成分的大致含量范围,还原出较为合理的配方。 例如,若检测出样品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钙、镁元素,且 pH 值呈碱性,同时伴有一定量的硅元素,可能是一种以硅钙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土壤调理剂。若发现含有大量有机质、微生物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则可能是有机 - 微生物复合土壤调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