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安徽万博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价格
- ¥100.00/件
- 电话
- 13083509927
- 手机
- 13345507250
- 发布时间
- 2025-08-12 16:44:03
堵漏胶根据用途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水泥基、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多种类型。以下是不同类型堵漏胶的配方还原示例: 快速堵漏胶:由丙烯酸酯胶甲组份、乙组份和矾土水泥粉组成。其中丙烯酸酯胶甲组份占比 25%−35%,乙组份占比 25%−35%,矾土水泥粉占比 35%−45%。丙烯酸酯胶甲组份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50%−60%)、氯丁橡胶(30%−40%)、(2%−6%)和对苯二酚(0.5%−1%)。丙烯酸酯胶乙组份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45%−55%)、氯丁橡胶(30%−40%)、二甲基苯胺(6%−10%)、环烷酸钴(2%−6%)和对苯二酚(0.5%−1%)。 光固化型堵漏胶:原料包括 9%−25% 的光固化树脂、0.5%−1% 的光引发剂、70%−85% 的改性无机填料和 4%−6% 的改性导热填料。改性无机填料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改性导热填料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导热填料。 带水带油粘接堵漏胶:由 15−30 份环氧树脂、5−10 份氧化铁红、8−15 份低分子聚酰胺、3−8 份水泥粉、5−10 份橡胶粉、2−5 份增粘剂和 1−3 份固化剂组成。增粘剂为水性增粘乳液、水性增粘树脂、水性增粘粉中的任一种,固化剂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如 Epon HPT 固化剂 1061、HardeneHY940 等。 速效堵漏密封胶:Ⅰ 型堵漏密封胶甲组份由环氧树脂 E44(22.01%−28%)、钛白粉(15%−50%)、硬脂酸钠(5%−22%)、白炭黑(1%−10%)、石棉粉(1%−4%)和氧化铁红(1%−5%)组成。乙组份由低分子聚酰胺(6.01%−20%)、间苯二胺(1%−4%)和钛白粉(3%−10%)组成,甲、乙组份配合比例为甲∶乙=(8−10)∶1。Ⅱ 型堵漏密封胶甲组份由环氧树脂 E44(22.01%−28%)、硅酸盐水泥 500#(10%−25%)、JYL-121 聚硫橡胶(1%−5%)、生石灰 200 目(5%−25%)、白炭黑(1%−10%)和钛白粉(10%−40%)组成,乙组份由 MA 固化剂(2%−5%)、DMP-30(0−2%)、KH-560(0−2%)和铸石粉 200 目(5%−20%)组成,甲乙组份配合比例为甲∶乙=(8−10)∶1。
粘鼠胶属于黏性较强的热熔胶或压敏胶类产品,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强黏性捕获老鼠等小型动物。配方还原需结合其黏性特点、持效性及环境适应性,以下从核心成分、常见配方组成及还原思路展开说明:
一、粘鼠胶的核心成分及作用 粘鼠胶的配方通常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料,配合增黏剂、软化剂、填料等成分,实现强黏性、耐候性(如抗温变)和稳定性。各成分作用如下: 基料(成膜物质) 是胶黏剂的主体,决定基本黏性和内聚力,常见类型: 天然橡胶:成本低,黏性好,但耐老化性较差。 合成橡胶(如丁基橡胶、丁苯橡胶):提升耐温性和稳定性,适合长期使用。 热塑性弹性体(如 SBS、SIS):兼具橡胶的弹性和塑料的热塑性,易加工,黏性持久。 增黏剂 增强胶的初黏性和剥离强度,确保对老鼠毛发、爪子的黏附力,常用: 松香及衍生物(如松香甘油酯):天然成分,增黏效果好,成本低。 石油树脂(如 C5/C9 树脂):与合成橡胶相容性好,耐候性优于松香。 萜烯树脂:与天然橡胶相容性佳,提升黏性和稳定性。 软化剂(增塑剂) 降低基料硬度,提升胶的柔韧性和流动性,常用: 石蜡:调节胶的硬度和熔点,提升低温流动性。 环烷油、芳烃油:与橡胶相容性好,增强柔软性,延长持效期。 填料 调节胶的黏度、降低成本,部分可提升内聚力,常用: 碳酸钙:增加胶的体积,降低成本,不影响基本黏性。 滑石粉:提升胶的流动性和涂覆性。 其他助剂 防老剂(如 BHT):延缓胶的氧化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着色剂:按需添加(如红色、黄色,便于识别)。
二、典型配方比例(参考) 成分 质量占比(%) 作用说明 SBS 弹性体 20-30 基料,提供基本黏性和弹性 松香甘油酯 30-40 增黏剂,增强初黏性 环烷油 10-20 软化剂,提升柔韧性 石油树脂(C5) 10-15 辅助增黏,提升耐温性 石蜡 5-10 调节硬度和熔点 碳酸钙 5-10 填料,降低成本 防老剂 BHT 0.5-1 延缓老化
三、配方还原思路 样品前处理 去除杂质(如捕获的毛发、灰尘),取纯净胶样。 加热熔融(粘鼠胶多为热熔型),观察流动性、颜色、气味(如松香的特征气味、石油树脂的烃类气味)。 成分分离与鉴定 溶剂萃取:用甲苯、乙酸乙酯等溶解胶样,分离可溶性成分(基料、增黏剂、软化剂)和不溶性填料(如碳酸钙)。 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鉴定小分子成分(如石蜡、软化剂、防老剂)。 红外光谱(IR):分析基料(如 SBS 的特征峰)、增黏剂(松香的羧基峰、树脂的特征官能团)。 热重分析(TGA):确定各成分的热稳定性和分解温度(如石蜡的低分解温度、聚合物的高温分解峰)。 元素分析:通过 X 射线荧光光谱(XRF)检测填料中的无机元素(如碳酸钙的 Ca 元素)。 性能验证 按推测配方复配样品,测试黏性(如剥离强度、持黏力)、耐温性(高低温下的黏性变化)、持效期(放置 1-3 个月后的性能衰减),与原样品对比调整比例。
四、注意事项 粘鼠胶的核心是高初黏性 + 持久内聚力,配方中增黏剂比例通常较高(30%-50%),以确保一旦接触即能牢牢黏住目标。 环境适应性关键:低温下不脆化、高温下不流淌(需平衡石蜡和树脂的比例,如夏季配方可增加高熔点树脂,冬季增加软化剂)。
通过以上步骤,可逐步还原粘鼠胶的基础配方,若需精准比例,需结合仪器分析数据和多次复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