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安徽万博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价格
- ¥100.00/件
- 电话
- 13083509927
- 手机
- 13345507250
- 发布时间
- 2025-08-14 17:02:25
防水剂配方还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专业的分析检测手段,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以下是一些常见防水剂的配方及相关成分分析,可作为配方还原的参考: 松香酸钠加气防水剂:配方为松香 1 公斤,氢氧化钠溶液(比重 1.12-1.16)1.25 公斤,水 5 公斤。将松香粉碎过筛后,加入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后煮沸 0.5-1 小时,冷却至 80-90℃,再加入 60-70℃热水,可配成 5% 浓度的松香酸钠溶液。 氢氧化铝密实防水剂:由氯化铝 5%、氯化钙 15%、(比重 1.19)0.5%、水 79.5% 组成。将各成分混合后,掺入混凝土中能生成胶状悬浮颗粒,填充孔隙和堵塞毛细通路。 氯化铁密实防水剂:配方为硫铁矿渣 1 公斤,(比重大于 1.15)2-3 公斤,铁屑 0.2-0.3 公斤。将硫酸铁矿渣干燥除油后,与铁屑倒入中搅拌,之后加入 10% 工业硫酸铝即为氯化铁防水剂。 无机结晶型自愈合防水剂:主要成分包括无定形活性硅、专有催化剂,还可能含有稳定剂、增稠剂、抗渗剂等辅助成分。无定形活性硅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结合,生成硅酸钙晶体,填塞毛细孔;催化剂可加速活性化学物质与混凝土中成分的反应。 有机硅防水剂:加强型防水防霉的有机硅防水剂配方,可先将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树脂预聚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缓冲液制成防水剂乳液。然后将辛基异噻唑啉酮溶于丙二醇中,与硅烷季铵盐混合制成增效剂,最后将增效剂加入防水剂乳液并用水兑稀至 10 倍即可。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参考配方为硅酸盐水泥 32%、石英砂 41%、增黏剂 0.8%、增强剂 0.4-0.6%、微膨胀剂 2.5-3.5%、活性化学物质 4-6%,并可添加适量固体消泡剂和无机填料。 如果需要准确还原防水剂配方,建议将样品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等分析技术进行检测,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确定其具体成分及比例。
防锈剂配方还原是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确定防锈剂中各成分及其比例的过程。以下是具体的还原方法和流程介绍: 分析方法: 红外光谱(IR):广泛用于小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可通过匹配图谱,确定防锈剂中的某些化合物。 核磁共振仪(NMR):可用于分析防锈剂中的缓蚀剂等成分,通过对谱图的解析,获取分子结构信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 MS):用来分析防锈剂样品中的挥发性溶剂,根据质谱图推测样品中的成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 - MS):用于定性防锈剂中极性化合物,如有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络合剂等。 液相离子色谱(IC):可分析出水性防锈剂中的无机离子,帮助确定其中的无机盐类成分。 还原流程: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防锈剂样品,若样品为固体,可能需研磨成细粉;若样品浓度过高,可能需进行溶解、稀释等操作,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前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防锈剂样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如萃取、蒸馏、柱层析等,以便后续仪器分析。 仪器测试:根据所选分析方法,准备和调试相应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标定。然后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仪器中进行测量,获得各种谱图或数据。 图谱解析与数据处理:对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如峰识别、峰面积或峰高积分等。结合专业的图谱解析知识,以及基础化学常用手段和相关特性验证,确定各组分的化学结构和含量。 结果讨论与报告:综合行业技术经验,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评估和解释所测定的物质成分,确定其含量、纯度等指标,并撰写详细的配方还原报告。 此外,市场上常见的防锈剂有水性防锈剂和油性防锈剂等不同类型,其配方成分会有所差异。例如水性防锈剂一般以水为溶剂,添加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络合剂等成分。油性防锈剂则常以矿物油为基础油,搭配油溶性缓蚀剂、成膜助剂等。在配方还原时,需根据防锈剂的类型和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分析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