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东莞宏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价格
- ¥10.00/件
- 品牌
- 赢创德固赛
- 密度
- 1.06g/cm³
- 热变形温度
- 170°C
- 冲击强度(缺口)
- 6kJ/m²
- 起订
- 1件
- 供应
- 60000件
- 发货
- 3天内
- 电话
- 0769-87704737
- 手机
- 13725756493
- 发布时间
- 2025-11-21 11:20:45
低粘度 PA612 | 德国赢创德固赛 | D16 产品介绍
一、产品基本信息
低粘度 PA612 德国赢创德固赛 D16,是德国赢创德固赛(Evonik Degussa)针对工业领域对高分子材料快速成型、薄壁制品加工及高流动性需求研发的聚酰胺材料,归属于该企业工程塑料体系内的 “低粘度聚酰胺” 品类。型号 “D16” 是赢创德固赛 PA612 产品系列中的特定标识,对应独特的分子链长度设计与聚合工艺参数,与系列内高粘度、中粘度产品形成明确区分,核心适配需兼顾材料流动性与成型效率的工业部件制造场景。
依托赢创德固赛在聚酰胺聚合技术领域的成熟经验,该产品从己二胺、十二碳二酸等基础原料的筛选(纯度均达 99.9% 以上),到聚合过程中的分子质量调控(通过精准控制反应时间、温度与催化剂用量,实现窄分子质量分布),再到后续造粒环节的熔体均化与粒径控制,建立了全流程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在批次间的熔体流动性稳定性、力学性能一致性及加工适配性上表现优异,可满足工业部件在快速成型、薄壁结构及大批量生产场景下对材料性能与加工效率的双重需求。
二、核心材料特性
(一)高熔体流动性
低粘度分子链结构赋予材料出色的熔体流动性,这是其核心特性之一。在 270℃、10kg 载荷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可达 18-22g/10min,远高于普通中粘度 PA612(3-5g/10min)与高粘度 PA612(2.5-3.5g/10min)。优异的流动性使其能快速填充模具型腔,尤其适用于薄壁制品(最小壁厚可至 0.3mm)与复杂结构制品(如多腔体、细窄流道部件)的成型,可大幅减少缺料、气泡、熔接痕等成型缺陷,提升制品表面光洁度与成型合格率。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材料能在较低注射压力(60-90MPa)下完成型腔填充,缩短注射时间与保压时间,整体成型周期较中高粘度 PA612 缩短 20%-30%,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适配大批量工业化生产需求。
(二)良好的力学性能平衡
尽管为低粘度材料,其力学性能仍保持良好平衡,可满足多数工业部件的基础强度与韧性需求。常温环境下,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为 85-95kJ/m²,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缺口半径 0.25mm)为 18-22kJ/m²;低温环境(-40℃)下,缺口冲击强度维持在 12-15kJ/m²,无明显脆化现象,可应对常规低温运输与使用场景。
拉伸性能方面,常温拉伸强度为 68-75MPa,拉伸断裂伸长率达 180%-220%,兼具一定强度与延展性,可避免部件在装配与使用过程中因轻微外力导致的开裂或变形,适用于对力学性能要求适中、更侧重成型效率的部件,如电子连接器插针、小型结构支架等。
(三)稳定的耐温性能
材料在常规温度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稳定性。低温环境下(-40℃至 0℃),拉伸强度保持率超过 85%,冲击强度保持率达 80% 以上,可适配温带与寒带地区常规工业设备部件的使用需求,如汽车内饰低温工况部件、家用电子设备低温存储部件等。
高温环境下,热变形温度(1.82MPa 载荷)为 165-170℃,可在 100-120℃温度区间内长期连续使用,力学性能衰减幅度控制在 10% 以内;短期使用可耐受 180℃(持续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能应对常规工业设备运行时的中低温工况,如家用电器内部发热区域周边部件、电子设备散热通道部件等。在高温老化测试中,材料置于 120℃恒温环境下老化 1500 小时后,拉伸强度保持率达 75% 以上,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超过 70%,无明显降解或变色现象,满足中低温长期使用需求。
(四)基础耐化学腐蚀与耐候性
在化学耐受性方面,材料对常见工业流体(如矿物油、润滑油、乙醇)及弱酸碱溶液(pH 4-9)具备基础抗性。将材料浸泡于 40℃的润滑油中 72 小时后,质量变化率小于 2.0%,拉伸强度波动不超过 12%;浸泡于 5% 浓度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72 小时,表面无明显腐蚀痕迹,力学性能保持率超过 78%,可满足与常规工业流体短期接触部件的使用需求,如小型机械润滑系统管件、电子设备清洁液接触部件等。
耐候性可应对常规室内与轻度户外场景,经氙灯老化测试(模拟轻度户外暴晒环境,辐照强度 0.51W/m²@340nm,周期 1000 小时)后,材料色差 ΔE 小于 4.0,拉伸强度保持率达 80% 以上,冲击强度保持率超过 75%,无明显粉化或表面开裂现象,适用于非强紫外线直射的户外部件(如屋檐下通信设备外壳、室内外通用电子配件)。
三、加工性能
该产品的低粘度特性使其加工门槛较低,适配多数常规聚酰胺加工设备,且工艺参数调整空间灵活。注塑成型时,推荐加工温度范围为 255℃-285℃,料筒温度采用梯度控制(进料段 255-265℃,熔融段 265-275℃,喷嘴段 275-285℃),确保熔体充分熔融且避免局部过热;模具温度建议设置为 60℃-80℃,适中的模具温度可平衡成型效率与制品结晶度,减少内应力。
螺杆转速可根据制品结构调整,通常控制在 50-80r/min,较高转速可进一步提升熔体流动性,缩短填充时间;注射压力一般为 60-90MPa,注射速度可采用高速填充(针对薄壁区域)与中速填充(针对厚壁过渡区域)结合的方式,兼顾填充效率与制品表面质量。对于挤出成型工艺,推荐机筒温度为 250℃-280℃,螺杆转速 30-60r/min,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需精准匹配,确保挤出制品(如薄壁管材、窄幅板材)尺寸稳定。
加工前,材料需进行预干燥处理,推荐使用热风干燥机或除湿干燥机,干燥温度为 80℃-90℃,干燥时间 6-8 小时,直至材料含水量低于 0.05%,避免因材料吸潮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气泡、银纹,同时防止水分引发 PA612 水解反应,影响力学性能。设备适配性方面,常规渐变型螺杆(长径比 20:1 以上)即可满足加工需求,无需特殊定制高剪切或高混炼螺杆,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四、典型应用领域
(一)电子电气领域
电子电气领域是该产品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尤其适配小型化、薄壁化电子部件的大批量生产。可用于制造电子连接器(如 USB Type-C 连接器壳体、手机射频连接器插针)、微型电机外壳(如小型风扇电机壳体、传感器电机外壳)及电子元件支架(如电路板固定支架、芯片散热支架)。其高熔体流动性可实现连接器细窄引脚与复杂腔体的精准成型,保障连接稳定性;较快的成型周期可满足电子行业大批量生产需求,降低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此外,材料的基础电气绝缘性能(23℃、50Hz 条件下,体积电阻率达 1×10¹²-1×10¹³Ω・cm)可满足电子部件基础绝缘需求,适用于低压电路周边部件,如小型继电器外壳、低压开关底座等。
(二)汽车工业领域
在汽车工业中,该产品适用于制造汽车内饰薄壁部件与小型结构件,如汽车仪表盘小型卡扣(如饰板固定卡扣、线束固定卡扣)、内饰氛围灯外壳、车门内饰板小型支架等。高流动性使其能快速成型内饰部件的复杂纹理与薄壁结构,提升内饰质感;较低的加工压力可减少模具损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同时,材料的耐温性能可应对汽车内饰常规使用温度(-40℃至 80℃),无明显性能衰减,适用于车内环境;对汽车内饰常用清洁剂(如中性内饰清洗剂)的耐受性,可避免部件清洁后出现溶胀或变色,保障内饰外观稳定性。
(三)家用电器领域
家用电器领域中,该产品可用于制造小型家电薄壁外壳(如小型加湿器外壳、电动牙刷机身)、家电内部结构件(如洗衣机进水阀支架、空调风机叶片支架)及家电配件(如电饭煲密封圈骨架、豆浆机滤网固定架)。高熔体流动性可实现家电外壳的复杂造型与薄壁设计,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便携性;较快的成型效率可满足家电行业规模化生产需求,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材料对常规家电清洁剂(如洗洁精、中性消毒水)的耐受性,可保障部件长期使用后的外观与性能稳定,适用于与水或清洁剂短期接触的家电部件。
(四)消费品与轻工领域
消费品与轻工领域中,该产品可用于制造小型日用品(如剃须刀手柄、化妆品瓶盖)、玩具结构件(如塑料玩具关节、小型玩具外壳)及办公用品(如圆珠笔笔杆、文件夹卡扣)。其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可实现消费品复杂的外观设计与精细结构,提升产品美观度;稳定的力学性能可满足消费品日常使用需求,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此外,材料可适配多种表面处理工艺(如喷漆、印刷、电镀),为消费品外观多样化提供支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一)存储要求
产品需存储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及靠近高温热源(如加热设备、蒸汽管道),环境温度建议控制在 5℃-30℃,相对湿度不超过 60%。产品采用三层密封包装(内层为聚乙烯防潮袋,中层为铝塑复合膜,外层为瓦楞纸箱),内置干燥剂,开封后若 48 小时内无法完全使用,需立即用真空密封袋重新封装,并补充新干燥剂,防止材料吸潮(PA612 吸潮后会导致熔体粘度异常变化,影响成型流动性与制品力学性能)。未开封产品保质期为自生产之日起 36 个月,超期后需重新检测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加工操作要点
加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料筒温度,避免超过 290℃,否则会导致材料分子链断裂,出现降解现象(表现为熔体颜色变黄、产生异味,制品力学性能显著下降);若加工过程中出现降解,需立即停止生产,清理料筒内残留降解料,更换新料后方可继续。螺杆转速需与注射压力匹配,避免过高转速导致剪切热过高,引发材料局部降解,建议每批次生产前进行小批量试模,根据制品外观与性能优化工艺参数后再批量生产。
加工设备需定期维护,螺杆、料筒及模具的表面需保持光洁(表面粗糙度 Ra≤1.6μm),避免因表面划伤导致熔体流动受阻或制品表面出现划痕;模具排气槽需定期清理,确保排气通畅,减少制品气泡、缺料等问题。此外,加工车间需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材料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挥发物积聚,保障操作人员健康。
(三)制品设计建议
制品设计时需结合材料成型收缩率,预留 1.5%-2.0% 的收缩余量,确保成型后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壁厚设计需均匀,建议最小壁厚不低于 0.3mm,最大壁厚不超过 8mm,避免壁厚差异过大导致冷却不均,出现表面缩痕或内应力集中;对于需承受一定外力的部件,应避免设计尖锐棱角,建议采用 R≥1.0mm 的圆角过渡,减少应力集中点,提升部件抗冲击能力。
若制品需在低温或中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设计时需参考材料温度性能曲线,如低温环境下可适当增加壁厚以提升抗冲击性能,中高温环境下避免设计薄壁易变形结构;对于需与化学流体接触的部件,需根据接触流体类型,参考材料耐化学腐蚀性能数据,确认适配性后再确定结构设计,避免因材料与流体不相容导致部件失效。
(四)使用场景限制
该产品虽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与加工性,但不适用于长期接触强氧化性介质(如浓硝酸、浓度超过 20% 的过氧化氢溶液)或强极性溶剂(如 N,N - 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的场景,否则会导致材料严重降解、溶胀,丧失力学性能;也不适用于长期处于 150℃以上高温环境的场景,超过耐热极限会导致材料软化、变形,无法满足结构支撑需求。
在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部件(如食品包装容器、餐具)时,需额外确认材料是否符合食品接触安全标准(如欧盟 EU No 10/2011、中国 GB 4806.7);用于医疗相关部件时,需通过对应的生物相容性测试(如细胞毒性测试),严禁未经认证直接用于医疗植入或与人体长期接触的场景。此外,材料耐候性适用于轻度户外场景,在强紫外线直射(如高海拔地区、热带沙漠地区)的长期户外场景下,建议对制品表面进行抗紫外线涂层处理,延缓材料老化,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