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专家指出,虽然陪诊师优化了不少人的就医体验,但在服务特殊人群就医方面,单凭市场的力量远远不够,一些孤老难以借助信息化接触到陪诊服务,而且动辄几百元一单的服务费也使不少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望而却步,建议相关部门引导、协助,进一步通过基层组织等为特殊人群提供陪诊服务。 陪诊师们的工作是,在患者就医全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里提供服务,比如帮患者挂号、取号、取报告、帮忙开药、跑腿,也可以陪着患者候诊、问诊和做检查。
据观察,目前经营陪诊服务的市场主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承接B端业务,即陪诊服务来自公司的套餐业务,一些客户在“不用白不用、试试看”的心态下发起需求订单,由公司合作的陪诊公司提供服务;二是承接C端业务,即像廖彦琴一样借助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等“入局”陪诊行业、宣发业务,或是注册公司、开发上线自己的小程序。
有关业内人士评论,当前陪诊数量正在迅速增加,陪诊服务面临何去何从的发展临界点。如果不及时制定规则,就容易催生一些乱象,甚至将这个新兴职业引入歧途,同时陪诊师这个新兴职业的成长也需要及时干预。“未来,陪诊服务还可以发展衍生出更多分支,比如联合代理服务,代理监督行为和维权、代理办理基本医保和健康报销业务等,还可以与养老结合在一起,形成陪伴方面的“医养结合”,赋予陪诊服务更丰富的价值和内涵。”该业内人士说。
工作灵活自由:从事陪诊服务工作,可以根据用户预约接单,自由选择兼职或全职,不需要困在公司坐班打卡,同时还可以兼顾照顾家庭,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非常受欢迎。
她个月做陪诊师时,只挣了一千五百块钱。经过前期积累,收入才慢慢上涨。今年八月份接单量比较高,她挣了一万多,其中最多那一天挣了一千多块。按照一小时100块钱的价格来算,这也意味着她那天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一共接了五单,奔波了几家,这边办完,那边病人还等着呢,又去把病人接上,去另外一家。”
廖彦琴会在“手把手”地向自己团队的成员传授陪诊经验,但她看到有些平台只是鼓励陪诊师兼职入驻,并未对陪诊师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感到有些无奈。“职业陪诊师要起到规划、预判、沟通、协调等作用,所以我希望看到全职的、经验丰富的陪诊师去从事这个行业。偶尔兼职的陪诊师不熟悉业务,面对在就诊时发生的状况,无法做出职业反应。”
社会学会老龄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王雪辉表示,目前陪诊师的需求多集中在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居民支付能力强的大城市,至于欠发达地区对陪诊师的需求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研,建议先从部分城市试点,探索制定相对适配的从业规范。
为解决看病难和就业问题,国家开始重视“陪诊”职业,拟纳入国家职业规划目录,国家人社部能力建设中心于2024年底开始组织,正式命名为:陪诊顾问。凡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陪诊顾问 培训证书。
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记者点开一家机构的陪诊链接,服务内容明码标价:排队挂号39元、送取结果49元、全程陪诊168元。客服向记者介绍,除基础业务外,还可以制定附加服务,比如车接车送,车上备有轮椅、急救设备等基本医护用品。
山东省**陪诊师证报名报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