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广州赫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电话
- 020-88520383
- 手机
- 18026384630
- 发布时间
- 2019-05-13 13:04:47
清代国币称为龙洋,十年袁大头拍卖,以银币为主币,主要有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统元宝等,总重量为(26.3--27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25.7856808克),其含银量89%进行铸造
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縂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钱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十年袁大头出手,规格不1流,通混乱,十年袁大头,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縂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政府所有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