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合肥市达源瓦业有限公司
- 电话
- 181-64473828
- 手机
- 17856036675
- 发布时间
- 2020-12-08 18:12:16
马头墙的名字
1.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2.马头墙的形成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它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徽州知府何歆。当时徽州府城火患频繁,因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损失十分严重。何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每五户人家组成一伍,共同出资,用砖砌成“火墙”阻止火势蔓延的办法,并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强制推行。一个月时间,徽州城乡就建造了“火墙”数千道,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何歆创制的“火墙”因能有效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后人便称之为“封火墙”。
在古村落中,有了高低起伏的马头墙,那高大封闭、静止呆板的墙体,便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从近处品味,徽州建筑马头墙,可以感受到“一马当先”的勇者之风,而远观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无不隐喻着整个村落的勃勃生机。
“马头墙除防火和装饰外,还兼具防风、防暑、防盗等功能。”汪炜介绍,徽州民宅的马头墙一般高出屋顶数尺,能有效阻挡冬季寒风直接穿过屋瓦缝隙灌入屋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也可防止大风吹翻屋瓦。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常用格式之一,滁州马头墙,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马头墙套价,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江南传统民居建筑。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建筑设计师应该都对我国传统的四大派建筑有所了解,其中建筑流行于皖南、浙西和江西北部一带,以祠堂、民居、牌坊为主要建筑,建筑的三大显著标志是青瓦、白墙、马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