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HACCP是一种全球广泛认可的预防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针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加以控制。它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其中针对性和预防性尤为突出,能在危害发生之前就进行管控;同时具备经济性、实用性等优点。
HACCP体系基于七大原则运作。首先是危害分析,全面排查从原料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类危害,确定显著危害并制定预防措施。比如在肉类加工中,分析出可能存在的细菌污染、化学试剂残留等危害。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也是重要一环。在生产或制造过程中,像食品加工的加热杀菌环节、某些特殊原料的检验环节等就可能是关键控制点,其数量通常少于6个。对于确定的每个CCP要建立临界限值、监控程序,明确监控的内容、方式、频率以及负责人员,一旦偏离关键限值,必须执行纠正措施。
建立完善的记录保持程序和验证程序同样不可或缺。详细记录从HACCP计划目的到产品回收的各类情况,便于追溯和分析。而验证程序则确保了HACCP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包括检查CCP是否按计划执行等情况。
众多食品企业在应用HACCP体系后受益匪浅。例如有的食品企业通过该体系的实施解决了产品污染和超标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与销售额。在国际贸易中,实施HACCP也是满足要求、提升竞争力的必要之举。当然,它也面临实施成本高、员工培训难度大等挑战,但无疑它是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