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矿用通信电缆 MHY32

发布时间:2025-02-04 01:43  点击:1次

以下是关于矿用通信电缆MHY32的详细介绍:

产品概述

MHY32矿用通信电缆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信电缆,具有阻燃、防爆、抗干扰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的煤矿环境中稳定可靠地传输信号。它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的电话通信、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是煤矿安全生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结构特点

  1.导体:采用高纯度无氧铜作为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导体结构有单根实心铜丝和多根细铜丝绞合两种形式,多根细铜丝绞合的结构柔韧性更好,适合在需要弯曲敷设的环境中使用。

  2.绝缘层:绝缘材料一般选用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聚乙烯绝缘层具有低损耗、高绝缘性能的特点,能有效防止信号泄漏和外界干扰;聚氯乙烯绝缘层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也能发挥良好的绝缘作用。绝缘层紧密包裹在导体周围,确保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外界之间的电气绝缘。

  3.屏蔽层:部分MHY32电缆可能配备屏蔽层,其作用是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电缆内信号的影响,同时也能防止电缆内信号向外辐射干扰其他设备。屏蔽层可以采用金属编织网或者金属箔的形式,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屏蔽效果,而金属箔屏蔽层则在高频屏蔽方面表现出色。

  4.护套层:护套层是电缆的最外层保护结构,通常采用阻燃聚氯乙烯(PVC)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电缆内部结构免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机械损伤、化学腐蚀、潮湿、火灾等的影响。

性能特点

  1.信号传输性能:MHY32电缆具有低衰减特性,能够确保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强度和质量。其特性阻抗匹配良好,这对于高频信号的传输尤为重要,能够减少信号反射,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2.抗干扰能力:由于可能配备屏蔽层以及良好的绝缘设计,MHY32电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工作,如在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电气设备和信号源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地抵御外界干扰,确保自身传输信号的纯净性。

  3.机械性能:电缆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抗弯曲性能,在敷设过程中,它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会发生导体断裂或绝缘层损坏等情况。同时,在需要弯曲的敷设路径中,如在煤矿井下的巷道、设备连接部位等,它能够适应多次弯曲而不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4.阻燃防爆性能:MHY32电缆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它还具备防爆性能,能够在煤矿井下的爆炸性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防止因电缆故障引发的瓦斯爆炸等事故。

技术参数

  1.导体电阻:根据相关标准,MHY32电缆的导体电阻有一定的规定范围。例如,对于特定规格的电缆,其每千米的导体电阻值应不超过一定数值,这是确保电缆在传输信号时能够有效降低电能损耗的重要指标。

  2.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参数,其绝缘电阻值通常要求很高,一般在数千兆欧甚至更高。高绝缘电阻能够保证电缆在正常工作电压下不会发生漏电现象,确保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工作电压和频率范围:MHY32电缆有其适用的工作电压范围,例如,在一些煤矿井下的通信系统中,其工作电压可能在较低的直流电压或者特定的交流电压范围内。在频率方面,它能够适应从低频到一定高频范围的信号传输,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频率要求。

应用领域

  1.煤矿井下通信系统:MHY32电缆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的电话通信系统,连接井下各个工作地点的电话机,实现井下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同时,它也可用于煤矿井下的监测监控系统,如瓦斯监测、温度监测、压力监测等系统的数据传输,将监测到的各种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对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2.煤矿井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井下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MHY32电缆用于连接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控制器,如采煤机、掘进机、输送机、通风机等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运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3.其他领域:除了煤矿行业,MHY32电缆还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的恶劣环境中,如金属矿山、隧道、地铁等场所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系统。

安装与维护注意事项

  1.安装注意事项:在敷设MHY32电缆时,应避免过度弯曲,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一般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一定倍数。当电缆需要穿过管道时,应确保管道内部光滑,无尖锐物体,防止划伤电缆。同时,在多根电缆同时敷设时,应注意避免电缆之间的相互挤压,可采用分层敷设或者使用分隔装置的方法。如果电缆需要进行连接或者终端处理,应采用正确的连接方法和工具,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并做好绝缘和屏蔽的处理,防止信号泄漏和外界干扰。

  2.维护注意事项:定期对MHY32电缆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电缆的外观是否有破损、护套层是否有老化现象、连接部位是否松动等。如果发现电缆外观有破损,应及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防止水分、灰尘等进入电缆内部,影响其性能。在电缆运行过程中,应监测其电气性能,例如定期测量绝缘电阻、导体电阻等参数,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电气性能出现异常,应及时排查原因,可能是电缆内部绝缘老化、导体局部损坏等原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5.3.1 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线组。一对线芯应采用对绞,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二对线芯可采用星绞或复对绞;六芯电缆允许采用同心式绞合或复对绞结构,其节距均不大于150mm.


5.3.2 成对的绝缘线芯应采用不同的颜色,一对线组不推荐优先选用颜色;二对或星绞组四根绝缘线芯的绝缘应为红、蓝、白、绿四色。六芯和五对及以上线组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并应符合YD/T322标准的规定。


5.4 缆芯


一对线芯和二对线芯的电缆可直接用线组作为缆芯。五对及以上的电缆应用对绞线组按同心式绞合成缆芯,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两层之间的绞向必须相反。同一层中相邻两对线组应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也不允许相邻二个线对的绞合节距互为倍数。


5.5 包带


缆芯外应采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纵包或重叠绕包。绕包带应扎紧,其重叠部分应不小于带宽的20%,小不得低于5mm。


当有铜丝编织屏蔽时,绕包带应重叠绕包两层构成带绝缘;当重叠率达到50%时,允许绕包一层。


5.6 粘结护层及屏蔽


5.6.1 MHYAV、MHYA22和MHYA32型电缆应在缆芯绕包带外纵包一层铝——聚乙烯复合带,并连续、完整。纵包重叠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重叠处采用热封。


5.6.2 粘结护层用铝---聚乙烯复合带应符合MT818.14标准附录A的规定。


5.6.3 没有粘结护层的电缆(即采用铝—聚乙烯复合带绕包屏蔽),在绕包铝—聚乙烯复合带时,铝箔面应向里重叠绕包,重叠率应不小于15%。绕包时应纵向放入两根直径0.4—0.6mm的软圆铜线作为泄漏导通。


5.6.4 当采用软圆铜线编织屏蔽时,圆铜线单线直径见表7、表12和表13的规定,编织覆盖率应不小于65%。圆铜单线的性能应符合GB/T3956标准的规定。


5.7 内护套


5.7.1 钢带或钢丝铠装及带有粘结护层的电缆,必须挤包内护套(也称隔离套)作为电缆的隔离层。内护套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并应符合HG 2-1398标准电缆料的规定。


5.7.2 内护套应紧密挤包在铝---聚乙烯复合带或铜丝编织层上(若有),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电缆的绝缘和粘结护层。内护套表面应平整、无裂缝及其他机械损伤。


5.7.3 内护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6和表8—13的规定,允许有20%的负偏差。


5.7.4 内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MT818.14标准表9的规定。


5.8 铠装


5.8.1 MHYV22、MHYA22、MHYP22型电缆的内护套外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或经过涂漆防腐处理的钢带铠装,钢带铠装见表8、表10和表12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GB/T2952标准的规定。


5.8.2 MHYV32、MHYA32、MHYP32型电缆的内护套外应采用镀锌圆钢丝铠装,镀锌圆钢丝直径见表9、表11和表13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GB/T2952标准的规定。


5.9 外护套


5.9.1 电缆外护套应采用蓝色聚氯乙烯材料,其性能应符合GB/T8815标准的规定。


5.9.2 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铝---聚乙烯粘结护层或铜丝编织层、钢带(钢丝)铠装层上(若有),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内护套或铜丝编织层、钢带(钢丝)镀锌层(若有)。外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缝、气孔、夹杂或其他机械损伤。


5.9.3 外护套标称厚度应符合表5—13的规定,其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钢丝铠装电缆外护套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其他型号电缆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5.9.4 电缆外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MT818.14标准表9的规定。


5.9.5 电缆外径应符合表5—13的规定。在电缆的同一截面上,所测得的大外径和小外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规定的电缆外径的15%,测量两处,取大值。


5.10 矿用通信电缆MHY32成品电缆


5.10.1 电缆导电线芯不得有断线、对间连电、混线现象。


5.10.2 电缆任意对线组的工作电容应不大于0.06F/km。


5.10.3 耐交流电压性能:电缆绝缘线芯间及绝缘线芯与屏蔽及铠装层间(若有)应能经受历时1 min、1.5kV交流电压的试验,不允许有击穿和闪络现象。


5.10.4 电缆在500m长度上任意两对线芯间的远端串音衰减应不小于70dB。


5.10.5 电缆工作对的直流电阻差应不大于环阻的2%。


5.10.6 电缆的衰减常数应符合表4规定。


5.10.7 电缆在1km长度上每根线芯的电感应不大于800


天津市电缆总厂第一分厂

联系人:
苏美艳(女士)
电话:
15203263526
手机:
15203263526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毕演马工业区
我们发布的其他新闻 更多
mhy32新闻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