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V(热塑性硫化橡胶)的耐寒性能与其分子结构、配方组成及使用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 TPV 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差异较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TPV 耐寒性的核心影响因素
1. 橡胶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TPV 的耐寒性主要由橡胶相决定:
2. 塑料相的结晶度与低温脆性
二、TPV 在低温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1. 关键性能指标
2. 典型低温场景表现
三、改善 TPV 耐寒性的配方技术
1. 橡胶相优化
2. 塑料相改性
3. 添加功能性助剂
四、不同类型 TPV 的耐寒性对比
| TPV 类型 | 典型配方 | 脆化温度(℃) | -30℃弹性保持率 | 应用场景 |
|---|---|---|---|---|
| EPDM/PP 型 | EPDM+PP + 硫化剂 | -30~-40 | 50%~60% | 汽车密封条、普通工业密封 |
| SEBS/PP 型 | SEBS+PP + 油类增塑剂 | -50~-60 | 70%~80% | 低温软管、户外耐候件 |
| NBR/PP 型 | NBR+PP + 增塑剂 | -40~-50 | 40%~50% | 耐油 + 耐寒场景(如低温液压系统) |
| 硅橡胶 / PP 型 | 硅橡胶 + PP | -60~-70 | 80% 以上 | 超低温密封(如极地设备) |
五、实际应用中的耐寒性注意事项
总结
TPV 的耐寒性能可通过配方设计在 - 20℃~-70℃范围内调节:常规 EPDM/PP 型 TPV 适用于 - 30℃以上场景,而添加低 Tg 橡胶或特殊助剂的配方可满足 - 60℃以下的超低温需求。选择 TPV 时需结合具体使用温度、负载类型及环境条件,必要时通过低温冲击试验(如 ISO 179)或低温拉伸试验(如 ASTM D1708)验证其适用性。若需极端低温(<-70℃),建议选用硅橡胶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