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 耐冲击材料(尤其是高抗冲 ABS)的加工成型需重点保护其内部橡胶相结构(丁二烯弹性体颗粒),避免因加工不当导致冲击性能下降。其加工方式以注塑成型为主,也可用于挤出、吹塑等,具体要点如下:
一、注塑成型(核心加工方式)
1. 原料预处理
2. 设备选择
3. 关键工艺参数
4. 模具设计要点
二、其他加工方式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问题 | 原因分析 | 解决措施 |
|---|---|---|
| 冲击性能下降 | 料筒温度过高导致橡胶相分解;剪切过度破坏橡胶颗粒 | 降低熔融温度 5-10℃;降低螺杆转速 |
| 制品表面出现波纹 | 模具温度过低;注射速度过慢 | 提高模温至 60-70℃;适当提高注射速度 |
| 内应力过大导致开裂 | 保压压力过高;冷却速度过快 | 降低保压压力;延长冷却时间;进行退火处理(60-70℃,1-2 小时) |
| 熔体流动性差 | 温度过低;橡胶相含量过高 | 适当提高温度(不超过 230℃);调整原料牌号 |
四、后处理
综上,ABS 耐冲击材料的加工核心是 **“温和加工”**—— 通过控制温度、剪切和压力,保护橡胶相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确保制品最终的抗冲击性能。工艺参数需根据橡胶相含量(如超高抗冲 ABS 需更保守的温度和剪切)灵活调整,平衡成型效率与性能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