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名称:2026第12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6年9月10-12日
展会地点:广州琶洲会展中心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展馆弥漫着海鲜的香味。走进第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下称“渔博会”)现场,琳琅满目的水产品和排队试吃的采购商映入眼帘。本届展会为期三天,设置水产品牌、海洋牧场、水产养殖品牌等展区,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国内的650余家企业参展,同时迎来82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打造国际水产业核心贸易与交流平台,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在水产品牌展区内看到,本次参展产品品类繁多,既有南沙青蟹、肇庆罗氏沼虾、潮州鮸鱼等国内zhiming产品,也有阿根廷红虾、毛里塔尼亚龙虾和金枪鱼等国际品类。在这场宛如渔业里的“”上,展品呈现出“全球化”“强地域”的特点,吸引来自国内外的采购商驻足了解。
“罗氏虾养殖稳定性高,利润率也高于不少品类,尤其适合散户。”几位来自海南省的采购商正在一处展位前了解罗氏虾投资前景。该参展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品类,罗氏虾因其个头大、肉质鲜甜,在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具有较好的潜力,因此来咨询的采购商很多,“仅一个上午就加了十几个微信。”该工作人员说。

渔博会现场展示的渔业产品,吸引不少采购商驻足如今,渔博会不仅是线下交易场所,也是参展商获取线上流量与品牌曝光的窗口。
一些参展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招商+样品展示”,纷纷架起手机、支起直播间,把展位变成“线上带货间”,通过直播卖货的形式,将展位变成线上销售的前线。如今,直播电商正在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重要载体,推动传统渔业、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快速转型。

多个参展商在现场“直播带货”,成为展会现场一大风景线。
除了现场展示与线上带货,一系列专业论坛与会议也在同步进行,进一步延伸了渔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本届渔博会上,广东省海洋牧场科技技术交流会、丰收季供销对接会等多场专业论坛会议同步举行,旨在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全产业链的现代海洋生态产业平台。
科技赋能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在渔业科技展区内,多家企业集中亮相智能投喂系统、水下机器人、水质监测设备等新型装备,这些装备旨在助力渔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保障水产品质。同时,展会现场还呈现渔业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和等信息化最新成果,这些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让企业决策更加高效。

展示渔业智慧水产养殖平台
作为渔业大省,广东的水产品总量和水产养殖产量多年稳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97.54万吨、同比增长7.93%,占全国产量近一半。湛江对虾、阳江生蚝、惠州金鮸鱼……随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件件广东海鲜“明星单品”正让这座“蓝色粮仓”越建越丰实。

【参展范围】
1、品牌水产品展区:各种渔业水产品,海鲜活品、冻品、干货;水产深加工产品;水产工艺品等;
2、广东名特优水产品展区:名优水产品、渔业区域性公用品牌、水产品活体、加工设备、动物保护类产品等;
3、预制菜及中央厨房产品展区:各类拥有预制菜生产的加工生产企业、连锁餐企、速食、预制菜品、中央厨房等各类产品;
4、地理标志水产品展区:涉及农产品、水产品、肉制品等来自国内具代表性的地标产品;
5、养殖动保及加工设备展区:水产养殖技术与设备、饲料、药品,远洋捕捞工具和设备,远洋运输及储运设备,水产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休闲渔业设备,保鲜技术与设备等;
6、冷藏冷链展区:冷藏、冷冻设备,保鲜保温设备,冷链生鲜包装,冷库及配套设备技术,制冷及配送服务,生鲜电商;
【参展费用】
标准展位(3*3/个):12800/个
豪华标摊(3*3/个):14000/个
标展双开口加收10%。
室内光地:1280/平米(36平米起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