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MGTS33 煤矿用铠装光缆的详细介绍:
结构特点1
- 缆芯结构: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松套管中,套管内填充阻水化合物。缆芯的中心是一根磷化钢丝或挤上聚乙烯的磷化钢丝,5-12 根松套管(或填充绳及信号线)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填充物。 
- 铠装层:采用钢带纵包内护套后,再进行钢丝绞合铠装,能有效增强光缆的抗拉伸、抗压和抗冲击能力,保护内部光纤不受外界机械力的破坏。 
- 外护套:一般为蓝色阻燃聚烯烃护套或蓝色阻燃 PVC 护套,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可防止光缆在煤矿井下环境中受到火灾、磨损等因素的影响。 
性能特点
- 阻燃性能:采用蓝色阻燃护套材料,遇到火灾等情况时,能够阻止火势蔓延,保障在意外发生时通讯线路的安全,减少因火灾导致的通讯中断和其他损失,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优异的防火等级4。 
- 机械性能:钢丝铠装设计使其具有高强度,抗压、抗拉和抗冲击性能强,能够有效抵御井下岩层位移、设备挤压、矿石碰撞等机械冲击,同时也能防止老鼠等动物对光缆的啃咬破坏4。 
- 防水性能:松套管内填充防水化合物,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油膏,再加上良好的护套材料,具备youxiu的防水性能,可确保在井下潮湿环境甚至有积水的情况下正常工作4。 
- 抗干扰性能:其结构和材料设计使得它能够抵抗矿山环境中复杂的电磁干扰,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减少信号衰减和失真4。 
- 温度特性:jingque控制光纤的余长,保证了光缆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能够在 - 40℃至 + 60℃甚至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156。 
应用场景
- 矿井通信系统:用于煤矿井下的语音、图像及数据等信号的传输,实现矿井内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联络,如竖井与巷道间的视频监控、语音对讲等8。 
- 安全监控网络:连接瓦斯传感器、人员定位基站等设备,实时回传数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井下的安全状况8。 
- 智能化系统:作为井下 5G 基站互联、自动化设备控制信号通道等智能化系统的传输媒介,支持煤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8。 
敷设方式1
- 架空敷设:适用于煤矿地面或井下有架空线路的区域,可通过电线杆或支架将光缆架空敷设,方便施工和维护。 
- 管道敷设:在煤矿井下的巷道中,可将光缆穿入预先铺设好的管道中进行敷设,能有效保护光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便于光缆的检修和更换。 
- 直埋敷设: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穿越农田、道路等区域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将光缆直接埋入地下,需要注意光缆的埋深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光缆的安全。 
相关标准
-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由于煤矿为事故多发地,为确保意外发生时仍然保证通讯畅通,减少损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强制要求用于煤矿的所有产品,包括 MGTS33 煤矿用铠装光缆在内,都必须通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3。 
- 其他相关标准:如 GB/T 18380.3 成束燃烧试验标准,要求光缆燃烧时透光率≥60%,无卤素气体释放;还有 ISO 6945 标准等,对光缆的耐磨损系数等性能进行了规定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