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优尔鸿信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起订
- 1件
- 发货
- 3天内
- 电话
- 15827322876
- 手机
- 15827322876
- 微信
- 17688161454
- 发布时间
- 2025-11-14 09:30:00
在电子行业,线路板的可靠性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然而,组装过程中的机械应力、测试环节的反复插拔、运输途中的震动冲击,都可能让线路板悄然“受伤”。
如何量化这些风险?应力应变测试以数据为纽带,为电子制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行业痛点:看不见的损伤,看得见的损失线路板的应力损伤往往具有隐蔽性。例如,焊球开裂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偶发信号中断,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导致设备完全失效。据统计,电子产品售后故障中,
约30%与组装阶段的应力损伤相关。传统目检或电性测试难以发现此类问题,唯有通过应变测试,才能从力学角度揭示隐患。
技术突破:多维场景下的精准分析优尔鸿信昆山实验室的64通道测试系统,支持常温至极端温度下的全场景监测,采样率高达10kHz,可捕捉瞬态冲击力的微观影响。以主机风扇启动测试为例,
风扇振动会导致周边电容焊点疲劳,通过高频采样数据,可精准评估振动频率与应变幅值的关联性,为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价值延伸:从制造端到用户体验应力应变测试的价值不**于工厂内部。以消费电子为例,手机跌落测试中,线路板应变数据可指导结构强化设计,提升抗摔性能;在汽车电子领域,结合高低
温循环测试,可验证线路板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某新能源车企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的安装工艺,将锁螺丝工序的应变峰值从550με降至200με,产品保修期
内故障率降低25%。
未来展望: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化、高密度化发展,应力应变测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积累测试数据,企业可构建工艺参数库,实现智能预测与自适应调整。例如,结合
AI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可自动推荐分板速度、锁附扭矩等关键参数,推动制造流程从“经验主导”迈向“数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