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上海复兴复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实验室
- 上海鸿英检测
- 报价
- 产品不同,导致检测项目与费用不同
- 需提供资料
- 申请表、邮寄样品、出具报告并邮回
- 电话
- 4001818932
- 手机
- 15000212020
- 发布时间
- 2025-09-10 12:58:35
涵盖材料、性能、安全性和耐用性等方面:
1. 材料(Material)
· 目的:验证不锈钢材质符合食品级要求,确保无毒无害。
· 检测方法:
o 材质成分:采用光谱分析(如XRF)确认不锈钢牌号(如304、316),铅、镉、镍等重金属含量符合GB 4806.9。
o 迁移物测试:4%乙酸溶液浸泡(40℃×24小时),重金属析出量≤0.01 mg/dm²。
2. 感官要求(Sensory Re)
· 目的:确保产品无异味、异物或异常色泽。
· 检测内容:
o 视觉检查:内胆表面光滑,无划痕、氧化斑。
o 嗅觉测试:装沸水后冷却至40℃,无刺激性异味。
3. 添加剂(Additives)
· 目的:防止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如塑料、橡胶)含有害物质。
· 检测方法:
o 按GB 9685检测塑料部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0.1%)、双酚A(≤0.01 mg/kg)。
4. 容量(Capacity)
· 目的:验证实际容量与标称值的一致性。
· 检测方法:
o 注水至标称刻度线,误差≤±3%(如标称500 mL,实测485~515 mL)。
5. 保温效能(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 目的:测试真空杯的保温性能。
· 检测方法:
o 初始温度:装入90℃热水至标称容量。
o 6小时保温:室温(20℃±5℃)下,6小时后水温≥58℃(优等品)或≥50℃(合格品)。
o 24小时保温:冷水(4℃±1℃)24小时后水温≤10℃。
6. 耐冲击性(Impact Resistance)
· 目的:验证杯体抗跌落或碰撞能力。
· 检测方法:
o 跌落测试:从1.2 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三次不同角度),杯体无破裂、变形,真空层无失效。
7. 密封用盖(塞)及热水异味(Sealing Cap and Odor)
· 目的:确保密封性且加热水后无异味。
· 检测方法:
o 密封性:倒置或摇晃后无渗漏。
o 异味测试:沸水浸泡30分钟,冷却后无塑胶或橡胶异味。
8. 橡胶制件的耐热水性(Heat Resistance of Rubber Parts)
· 目的:防止橡胶密封圈老化或变形。
· 检测方法:
o 沸水浸泡8小时后,橡胶硬度变化≤10 Shore A,无裂纹或收缩。
9. 手把和提环安装强度(Handle and Loop Strength)
· 目的:确保承重部件的牢固性。
· 检测方法:
o 施加2倍满载重量(如杯体+水总重2 kg,则施力4 kg),保持1分钟,无脱落或断裂。
10. 背带、吊带强度(Strap Strength)
· 目的:验证背带或吊带耐用性。
· 检测方法:
o 施加1.5倍满载重量(如3 kg)拉力,保持5分钟,无断裂或缝线脱开。
11. 背带、吊带色牢度(Color Fastness of Straps)
· 目的:防止颜色迁移或褪色。
· 检测方法:
o 干/湿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测试,等级≥4级(无显著褪色)。
12. 密封性(Leakage Test)
· 目的:确保杯体无泄漏。
· 检测方法:
o 正压测试:注入空气加压至0.05 MPa,保持30秒,无漏气。
o 倒置测试:装入90%容量的水,倒置10分钟,无渗漏。
13. 涂层的附着力(Coating Adhesion)
· 目的:防止表面涂层剥落。
· 检测方法:
o 划格法:用刀片划出1 mm×1 mm网格,胶带撕拉后脱落面积≤5%。
14. 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的附着力(Print Adhesion)
· 目的:验证印刷耐久性。
· 检测方法:
o 耐磨测试:用000#钢丝绒以5 N力摩擦50次,图案无脱落。
15. 密封用盖(塞)的旋合强度(Screw Cap Torque)
· 目的:确保盖子旋合牢固且易开启。
· 检测方法:
o 旋紧扭矩:使用扭矩仪测量,开启扭矩≤2.0 N·m,旋紧扭矩≥0.5 N·m。
16. 使用性能(Usability)
· 目的:验证日常使用的便捷性。
· 检测内容:
o 开合顺畅性:单手操作无卡滞。
o 清洁便利性:杯口设计无死角,易清洗。
17. 外观(Appearance)
· 目的:检查表面工艺及整体美观性。
· 检测内容:
o 杯体无凹陷、划痕、焊缝不平;表面抛光均匀(Ra≤0.4 μm)。
o 印刷清晰,无错位或模糊。
总结
GB/T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全面规范不锈钢真空杯的:
1. 安全性:食品级材料、无毒添加剂;
2. 功能性:保温效能、密封性、耐冲击性;
3. 耐用性:涂层附着力、部件强度;
用户体验:感官要求、使用便捷性。
企业需重点关注真空层工艺(双层抽真空技术)、密封圈耐温性(硅胶材质)及涂层/印刷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保温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