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施肥配方分析还原、微生物分析、未知物鉴定;生活用水、工业污水、井水、矿泉水、纯净水、功能水、农业灌溉水;土壤中重金元素检测、氡元素检测、放射性检测、危险废弃物、PM2.5滤膜、固体废弃物、污泥泥质、 土壤(成分、养分、肥力)分析、土壤理化指标、有机物及其他分析、农药残留等检测服务
汕尾市土壤灌溉水质量农业科技环境检测单位: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表示,目前,我国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控制的污染物项目数量和严格程度已经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十三五”期间将抓紧出台一批急需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支撑水、大气、土壤环境管理和排污许可等重点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出台800-1000项左右的标准,目的主要是补齐现有标准存在的短板,同时一些标准进入修订程序。其中重点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尤其是水、气等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标准。有些标准会加严,保持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制度支持。”
此外,邹首民透露,备受关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目前正进一步修订完善,希望今年年底按计划出台,“这个标准与原有标准最大的区别主要是针对污染的特点、基于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理念制定。农用地一旦污染不适合种蔬菜的,可以种粮食作物;对于场地的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用途,不适用于居住的可以用于工业。我们寄希望于今年年底能够按计划出台。w”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计划,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对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和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邹首民司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向大家介绍我国环境标准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减量增效,离不开新型肥料。农业部提出,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不仅要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还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为配合农业化肥使用结构的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化肥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中强调,化肥行业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