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士蓄电池DJM1240 DJM系列简介
理士蓄电池采用耐腐腐蚀高的共同板栅合金配方和活性物质配方,同时采用先进消费工艺及特殊的构造设计、共同的气体再化合技术和特殊隔板及紧拆卸构造。不只在启动型蓄电池范畴有着普遍的使用,在工业蓄电池中也有着重要的位置。如何购置原装正品的理士蓄电池就显得尤爲重要,
产品技术参数:
免维护的专业设计 采用高牢靠的专业阀控密封式设计,无效确保电池不漏(渗)液、无酸雾、不腐蚀,并在充电时发生的气体根本被吸收复原成电解液,在运用时无需加水、补液和测量电解液比重。
超长的运用寿命 独有配方的板栅和合金设计,无效抵抗极板腐蚀;杰出的大电放逐电特性,牢靠的疾速充电功能,优越的深度放电恢复才能,确保电池的运用寿命。浮充设计寿命可达6年以上。
极小的自放电电流 采用优质高纯度资料设计,自放电电流极小,自放电所形成的容量损失每月小于4%,加重客户电池存储时的维护任务。
极宽的任务温度范围 电池可以在-20℃~+50℃甚至更宽范围的温度条件下任务,电池的内阻比惯例电池小的多,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停止大电放逐电,其输入功率比同规格的传统式启齿电池高。
良好 的批量分歧性ling先的设计技术和100%气密性、电压、容量和平安功能检验,保证了大批量消费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分歧性,特别合适于需求多节电池串联运用的场所,例如UPS电源后备电池组、逆变器后备电池组等。
合理的装置和构造设计 新化的极柱设计和紧凑的全体构造设计,方便装置和装配,易于维护,大小节省用户本钱。
产品用处 专爲UPS使用设计,适用于金融、通讯、电力、铁路、保险、交通、教育、政府、制造、企业等零碎
项目
技术目标
额外电压(Vdc)
12
浮充充电电压(Vdc)
13.625±0.15
均充充电电压(Vdc)
14.2±0.15
容量保管率(%/月)
>96%
浮充设计寿命(年)
6
任务温度(℃)
-20 ~+50
绝对湿度
0~95%,无冷凝
蓄电池实践放出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效率越低。例如,12V/24Ah的蓄电池当放电电流爲0.4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工夫是1小时50分,实践输入容量17.6Ah,效率爲73.3%。当放电电流爲7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工夫仅爲20s,实践输入容量0.93Ah,效率爲3.9%。所以应防止大电放逐电,以进步蓄电池的效率。普通电路设计和用户选择负载时,都要维护UPS蓄电池逆变放电电流不超越2C。
优化设计
艾默生用于接入网配套的蓄电池,设计目标遵照YD/T799-2002,取得用户普遍认可。
容量设计
初次放电即可达额外容量的100%。在规则的条件下,蓄电池额外容量是指完全充电后所能提供的由制造厂标明的A·h容量。其中C10爲10h率额外容量A·h;C3爲3h率额外容量A·h,数值爲0.75C10;C1爲1h率额外容量A·h,数值爲0.55C10。
活性物质设计
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爲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爲海绵铅。活性物质应用率的降低,可以无效延伸电池运用寿命,但绝对添加了电池总分量。
深放电恢复目标设计
接入网配套蓄电池往往是小电流、长工夫深放电使用,电池发作深放电状况往往难以防止,艾默生电池经过以下改良设计来进步电池深放电恢复才能:
--进步板栅合金Sn含量,以增加板栅与铅膏之间不静态层的构成,进步充电效率;
--改良板栅构造,采用错位式栅格构造(高功率电池采用放射状构造较好),同时添加电池极板厚度(进步抗应力强度,避免板栅变形、增加铅膏硬化松动,加强板栅耐腐蚀才能);
--铅膏改型,延伸铅膏被钝化工夫,合适长工夫放电。
内置集气排气设计
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集气排气安装失掉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可以将蓄电池充电进程发生的气体(氢气混合气体及微量酸雾),经搜集、中和后排放到设备之外,无效防止发作爆炸、腐蚀等严重事故。
从铅酸蓄电池化学反响方程式可见,正极板上市PbO2,负极板上是Pb。这两种物质的导电功能和物感性质都随温度变化极小,因而,可以说,铅酸电池放电功能的温度效应是由于硫酸所致,由于只要它的活化功能(离解水平和离子迁移速度)与温度相关。
物感性反省项目 (1)反省极柱、衔接条能否清洁,有否氧化或腐蚀景象,如状况严重,应作清洁及降阻处置。 (2)反省衔接处有无松动,如有,应紧固。 (3)反省蓄电池极柱有否爬酸、漏液,平安阀四周能否有酸液逸出。 (4)反省蓄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渗漏和变形,极柱有无损伤、变形。 (5)反省蓄电池及衔接处温升有无异常。
铅蓄电池硫酸电解液的温度高,容量输入就多,电解液的温度低,容量输入就少。照成这种状况的缘由,除由于温度降低之外,还由于温度降低时,硫酸铅在硫酸电解液中的溶解度也将降低,这必定使极板四周的铅离子形成饱和,迫使构成的硫酸铅结晶致密,这个致密的结晶障碍了活性物质与硫酸电解液的充沛接触,从而使铅蓄电池容量输入增加。
相关参数设置的反省和调整 (1)依据蓄电池的技术参数和现场环境条件,反省蓄电池的浮充、均充电压、浮充电流能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2)检测蓄电池组的充电限流值设置能否正确,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3)检测蓄电池组的告警电压(高压告警、高压告警)设置能否正确,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4)如设有蓄电池组脱离负载安装,应检测蓄电池组脱离电压设置能否精确,发现异常,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