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商丘市睢阳区鸿福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服务部
- 电话
- 1551-8655767
- 手机
- 15518655767
- 发布时间
- 2019-02-24 21:48:40
羊肚菌出菇管理
从大环节而言,羊肚菌栽培技术分为:菌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两部分,在既定的种性条件下,栽培技术对种植户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每个种植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积累掌握的技术,且栽培技术也是难以用文字或口述直接分享出去的,因此需要多从实践中一点点的积累。
国内的羊肚菌栽培发展到现在,出原基已经是较易实现的事情,而原基到成熟采摘却并非易事,这是在种性确定前提下决定最终产量的关键,也是需要每一位种植者自己实践和掌握的技术。
羊肚菌催菇的因素
这里面涉及几个重要因素:
1)揭膜之后,菌丝环境中原始的氧气、二氧化碳平衡被打破,充足的氧气和低二氧化碳诱发原基形成,可以想象被捂了一个多月的菌丝突然接触到新鲜空气的爽快,羊肠菌公司,活力迸发,进而进入生殖阶段;
2)黑色地膜作用下的另一个刺激因素是突然的光线刺激也将加速原基的形成;
3)正常的操作,在播种之后覆盖地膜,养菌阶段中的土壤水分持续走低,揭膜之后,进行一次大水催菇,菌丝在感知到充足水分时即可进入生殖阶段,扭结形成原基。部分地区雨水充沛,土壤湿度长期湿润,可省去浇水催菇一步。这就是地膜作用下的多效应刺激催菇策略,操作得当,原基发生量和成菇效果将明显增强。(大量的原基形成)
羊肚菌种植栽培后应如何管理?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野生羊肚菌分布于我国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河南羊肠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价值,由于其菌盖有不规则凹陷且多有褶皱,形似羊肚而得名。
目前野生羊肚菌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国内外报道已实现其人工栽培,但人工栽培难度比一般食用菌大,近年来随着羊肚菌的母种分离、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林地种植等技术的突破,羊肚菌实现了商业化生产,产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从而促进了林下产业的发展,拓宽了林区农牧民的增收渠道,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播种:由于羊肚菌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繁殖方式,为了提高有性繁殖几率,提高产量,采取菌种和菌根土混播的方式。菌根土为野生或仿生态种植的羊肚菌根部含有刺激羊肚菌原基进行分化的羊肚菌次生菌丝和其他菌丝的菌落土壤,具有促进子实体形成和提高产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