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武汉农养家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
- 027-8123456
- 手机
- 15927068665
- 发布时间
- 2019-11-10 17:48:24
高位池养殖排换水量非常大,尤其到了中后期,换水量达到峰,一口水井根本不够8口塘同时进水,所以很多高位池的养殖户在中后期常会出现没水换的现象。同时,高位池属高密度养殖,中后期也正是残饵、粪便及各种动植物沉积的时期,如不及时排污及加水换水,极易引起底部缺氧或大量细菌滋生,最终引发系列养殖问题。所以,高位池养殖,为确保水源充足和及时排污、换水,具备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水井是必备条件。
肥好水、护好底、再放苗
“养虾先养水”,是每一个养虾人的共识。大家也都知道放苗前肥水培藻的重要性,此外,虾是底栖动物,塘底环境是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但对于底质,很多养殖户只是重“调改”,而不是重“养护”。我们认为:水和底就是养虾的根基,如果根基没打好,就轻易放苗,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倒藻、滋生青苔泥皮、亚或重金属等超标,虾缺氧、游塘等,最终还是“”。
前期虾、控好料、助转肝
常吸污、重排污、勤换水底质的好坏决定了水质的好坏,底质好水质自然好,而水质好底质未必就好。但很多养殖户误认为表面好看的水就是好水,检测水质也只是拿取中上层的水,并不知底层水的好坏。特别是养殖中后期,随着剩余饲料、粪便、动植物的日积月累,更应清除底部隐患。因此养殖户从清塘开始就要注重底部的养护,养殖前期经常“吸污”,中后期就经常“排污”和“换水”,所以底质、水质和对虾一直保持得很好。
1、苗种质量问题。
苗种选择不好,如果携带病原,特别是2015年以来发病率极高的肝肠胞虫,严重制约着工厂化养虾的成功率。表现为长不大、光吃不长、大小不一,造成养殖周期拖长,饲料系数过高。在放苗密度大的池中,南美白对虾苗,如果换水不及时、不合理,底部排污不及时,供应南美白对虾苗,水质调控不好,肝肠胞虫繁殖速度会加快,养殖四五十天,大约150头/斤规格时,对虾就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购买虾苗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的苗种。
2、水质环境问题。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苛,受管理技术的限制,南美白对虾苗养殖,目前的工厂化养虾中水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养殖密集区域如果地下受到水污染会使得水源中含有很多弧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养殖后期如果排污和换水做得不到位底质和水质非常容易恶化,阴雨天气时水温容易波动、容易导致溶氧降低,所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检测水质指标是否正常。
3、肝肠道问题。
由于投喂过多,对虾的肝和肠道长期消化负担过重而受到损伤;过度肥水导致倒藻或者经常转藻,很容易导致虾肝了毒;养殖中后期池底和水体中长期积累的有机物发酵引起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和繁殖,这个时期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也往往容易超标,湖北对虾苗,都会造成肝肿、肝萎缩、肠道炎、空肠空胃等肝肠疾病高发,严重影响工厂化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在养殖全程做好底质和水质的改善以及对虾肝和肠道的保健,可以大大降低肝肠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受气候、环境、水质等诸多外在因素影响,近几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一直比较低迷,尤其南方的外塘养殖模式,更是倍受台风和寒潮的影响,经常在临收成时功亏一篑。封闭易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可有效规避由天气原因引起的虾病泛滥,在严格精准的养殖技术管理操作下,成活率高、产量高、效益好。
一、环境因素
1.水质因素:氨氮、亚、ph值、重金属、等指标都能够影响对虾的摄食。Ph值偏低,对虾摄食较差;其他指标的异常均影响摄食。
2.气候因素:温度、气压、晴雨及风向变化给对虾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对虾的摄食。
3.自身因素:对虾周期性蜕皮生长,在蜕皮前后,对虾摄食强度差。
二、病理性因素
1.病毒、因素:对虾发生病毒、疾病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表现为过料或慢料。
2.变因素:对虾发生变,直接引起对虾摄食下降。
3.藻相因素:水体中的有害藻类、优势藻类的藻向变化(倒藻)引起水质(ph值、溶解氧等)变化,造成对虾摄食的变化;藻类变化直接造成对虾,导致对虾摄食下降。
三、其他因素
在养殖前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过多影响对虾的摄食(不摄食或摄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