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验收检测鉴定办事处——混凝土强度检测破损检测方法
1.破损法
破损法指的是通过对建成的混凝土结构采取加载试验,对其材料的强度和承载力进行测定。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所提供的数据性和准确性较强,也较为直接。其存在的问题是在试验中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试验需要的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中很少用到这种方法,除非是在迫不得已时。
2.半破损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半破损法叫做微破损检测法,这种方法是指在不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对其局部进行破坏试验或者在适当位置选样进行试验,以试验的结果来判定混凝土的强度。在半破损法中主要分为钻芯法、拔脱法、扳折法以及拔出法等等。
(1)钻芯法
钻芯法指的是借助钻芯机对混凝土结构中进行直接钻取,获得芯样,对其进行试验,然后依照芯样的抗压强度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半破损检测方法,通常用来检测等级为C10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其特点是能够十分直观的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强狂,其检测结果十分,与实际情况相差无几,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这一定的缺点,主要是钻芯机的重量较大,金刚石的刃口出较容易出现损坏,在钻芯取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坏,同时进行试验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利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时,要想使检测数据较为准确,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合理的选择钻芯位置,确保钻芯位置处没有钢筋和隐藏的铁件,选取的位置要具有代表性,同时该部分的受力应该较小;其次,在进行芯样的钻取过程中,要控制好钻取的速度,确保操作的顺畅和安全,在取出芯样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填补孔洞,在一般情况下在填充时我们使用强度较高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再次,由于取出的芯样长度不同,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较后,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判定时,要选取试验结果中混凝土强度的较小值来代表混凝土的强度;此外,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钻芯操作。
(2)拔出法
拔出法指的是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装置,将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大头螺栓进行拔出,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空心的千斤顶,通过对拔出力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拔出法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预埋拔出法、后装拔出法。拔出法是将钻芯法和无损检测进行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拔出时,其造成的损坏较小,修复较为容易,同时=乓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较为准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射钉、压钉法
射钉、压钉法是较新的两种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的方法,它们都是利用钢钉进入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来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判定。在射钉法中,利用火药的推射力,将钉子射入混凝土结构中,这种方法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压钉法是指借助压缩弹簧的推力把钢钉推入混凝土结构中。目前这两种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各个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在实际中运用的较少,使用时要格外的谨慎。

工程竣工验收检测评级:
建筑的现状级别一般按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现场调查级别的较低等级确定,也可按表( 确定。既有建筑应根据检测鉴定分类情况和建筑结构安全鉴定的需要,合理确定检测鉴定项目和检测鉴定方案。
定为a类建筑的检测鉴定内容有: 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及结构上的作用; 结构整体性情况( 如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支撑系统等);构件外观及变形检测; 结构构件材料强度、配筋等少量抽样检测; 结构设计依据及其符合性;建筑施工资料是否基本完整等。当满足建筑设计材料强度等级要求时, 可不再进行构件和结构的承载力验算; 当不满足建造年代相应设计规范材料强度等级较低要求时, 应按c类建筑进行抽样检测和鉴定。
1、当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均应归为b、c类:
建筑的用途、使用荷载或使用环境改变;
1.1结构整体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1.2对该建筑的安全性有怀疑时。对于定为b类建筑的检测应从主要构件和关键部位进行抽样, 抽样数量较c类可适当减少,但当发现问题比较严重时,应按c类进行抽样。对于定为b类的建筑,应进行构件和结构的承载力验算。对于定为c类的建筑应进行全面检测和鉴定。对学校、商店、影剧院和医院等既有建筑,当现状较好、资料完整时,应按b类进行检测和鉴定;当现状一般或较差或缺少资料时,应均按c类进行检测鉴定。
2、检测要求
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检测鉴定方案。现场检测宜选用对结构或构件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当选用局部破损的取样检测方法或原位检测方法时,宜选择结构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并应不损害结构的安全。
建筑结构检测的抽样方案,可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按下列原则选择:
2.1外部缺陷检测,宜选用全数检测方案;
2.2构件尺寸检测,宜选用计数抽样方案;
2.3结构连接构造的检测, 应选择对结构安全影响大的部位进行抽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