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经济化新形势下华商发展情况与趋势 (一)当前华商发展的环境 1. 经济和经济化进入调整期 当前,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减弱。2018 年,许多国家经济增速回落。同时,世界经济还表现出贸易增速放缓、直接投资活动低迷、债务水平持续提高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等特征。未来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美国经济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逆化措施将阻碍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World Economic SituationProspects),经济在 2018 年增长 3.1%,预计 2019 和 2020 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约 3%,但受贸易争端升级、金融环境收紧和气候变化加剧影响,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具体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来看,报告指出,随着 2018 年财政刺激措施带来的推动力减弱,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在 2019 年减缓至 2.5%,在 2020 年减缓至 2%;欧盟经济受英国脱欧等影响,存在下行风险,预计将保持 2% 的增速;经济增长将从 2018 年的 6.6% 减缓至 2019 年的 6.3% 和 2020 年的 6.2%,政策支持抵消了贸易紧张局势造成的部分负面影响。 近年经济理念出现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盛行。在贸易领域,不断加征关税,导致平均关税水平一度提高。在投资领域,发达国家对投资审查趋严,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外来投资,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减少。同时,技术保护主义显著,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出台措施,限制技术跨国转移。各国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提升,“制造业回流”趋势明显。从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经济化的速度就开始下降。从跨境贸易与投资数据来看,以 2008年为分水岭,之前的十年,即 1998~2007 年,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长 10.9%,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 10.8%,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 11.9%;之后的十年,即2008~2017 年,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 1.0% 和 3.2%,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速为 -0.42%。2008 年之后贸易和投资明显减速。 当前,社会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经济化进入了调整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经济化走向,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未来,经济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和经济化重塑的时期,对世界华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投资、贸易中可能遇到一定的障碍,但是,经济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且正在进入新型化阶段,华商跨国投资经营和交流合作仍然是大势所趋,将获得新的机遇。在一些发达国家开放政策逆转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推出对外开放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 70%;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标志性探索。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发出了欢迎外商投资、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信号,有助于为外商投资营造一个公平、安全、可靠和透明的营商环境,也给海外华商带来非常积极的预期。 2. 世界华商的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被称为投资的风向标,也是华商在世界各地开展投资经营的参考指标。世界银行每年对 190 个经济体进行评估,包括获得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纳税、财产登记、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少数投资者保护、获得、破产、执行合同共计 10 个评估指标。根据《2019 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3 ,世界各地在过去一年里实施营商环境改革 314 项,该数量创自 2003 年《营商环境报告》推出以来的历史纪录。营商环境排名的经济体依次为:新西兰、新加坡、丹麦、香港、韩国、格鲁吉亚、挪威、美国、英国和马其顿。营商环境改善进步的个经济体依次为:阿富汗、吉布提、、阿塞拜疆、印度、多哥、肯尼亚、科特迪瓦、土耳其和卢旺达。 值得注意的是,营商环境较去年大幅提升 32 位,位列第 46 名,这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的名次。还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进入该报告中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巴西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得分提升,在 4 个领域进行了改革。印度成为南亚地区的经济体,在排名中上升23 位,升至第 77 位。所有营商监管改革中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共计 107 项改革,创该地区记录。 从具体城市的具体指标来看,北京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等领域的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办企业环节从原来的 7 个压缩为 4 个,办理时间从原来的 24天压缩到 8 天,获得电力办理环节从原来的 6 个缩减为 3 个,时间由原来的 141 天缩减到 34 天,小微用户获得电力接入成本由原来的 19.2 万元降为 0 元。上海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推出一系列大力度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营商便利度,使得开办企业的办事环节从 7 个减少到了 4 个,耗时从 22 天减少到了 9 天,还实施了贸易单一窗口、企业登记“一窗通”服务、电力在线服务系统等改革举措。 1、 外汇登记,odi登记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代办贵吗 2、 有很多成功案例,37号文登记全套代办可以吗 3、 我们16年就开始做了,税务问题托管,后续的维护成本,金额多少合适,证书办理背景 关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给出回,odi登记证书 7、公司介绍我司是一家的跨境商务咨询公司,主要从事跨境投资(ODI)设计及落地、红筹和VIE设计及落地、返程投资设计及落地、进出囗咨询等方面的团队。 8、经过多年在这一领域的深耕,我们已为上百家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红筹和VIE设计的审批环节提供了咨询方案,为众多的企业架设起从境内到境外,从境外到境内的合法的资金通道。 9、我们这部分客户中的15%是上市企业。让资金的进出境合法、合规,为企业的“走出去”保驾护航,是我们的理念。在咨询项目中,我们往往能提供独到观点及真知灼见,这也是我们为客户服务的过人之处。这些真知灼见的背后,是企业每年数亿美元的跨境投盗项目。 业务范围: 1、公司构架规划,境司设立、跨境税收筹划、离岸豁免 2、ODI(企业个人37号文,返程投资备案)备案办理 3、FDI(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个人odi备案直接投资)备案办理 4、37号文境外融资VIE架构搭建" (二)华商发展的整体情况 1. 华商的基础:华侨华人的形成与规模 人向海外移民,据记载始于汉代。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人海外移民的主要通道。因贸易而“住蕃”的人,谓早的“华侨华人”。 人大规模向外移民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17 世纪以后,海外贸易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移民热潮。此阶段的移民目的地高度集中于东南亚地区,还有少数为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属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是 17-18 世纪华侨华人社会早形成和规模较大的地区。据统计,到 1749 年,菲律宾华侨华人已达 4 万人。 第二阶段,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大规模华工出国,形成了人移民海外的第二个高潮。战争以后至 20 世纪初,出国的华工成为华侨华人的主体。大规模华工出国由两个主要原因催生,在内是人口激增而生存压力大,在外是西人殖民开发亟需大量劳动力。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通过各种手段被运送出国的华工约有 1000 万人次。华工前往古巴、秘鲁、毛里求斯、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形成了华侨华人从集中于东南亚到分布于各地的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华侨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如,次世界大战时,14 万华工奔赴欧洲支援前线;19 世纪后期, 大量华工前往美洲修建铁路、种植、开矿,修建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第三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的改革开放,人再次掀起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被称为新移民。这一阶段的移民一直延续至今,融入了移民大潮。新移民不同于老移民,他们的移民动机并非谋生存,而是求发展,他们具有高,经济能力较强,来自各地,流动性大等特点。 的前两次向外移民潮形成了定居海外的老移民,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移民潮造就了大量新移民。新移民和老移民的出国动机、出国方式、人员特征有很大不同。老移民多是为生活所迫到海外谋生的贫困农民,他们绝大多数来自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而新移民大多较高,有一定经济能力,来自全国各地,且流动性较大,移民后不会固定于一个地方。老移民和新移民构成了庞大的华侨华人群体,从而为华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规模来看,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总数达到了 6000 多万人,分布在世界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占 70% 左右。华侨约占总数的 10%,华人约占 90%。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新华侨华人占总数约 15%。分地域来看,在东南亚,海外华侨华人多的是印度尼西亚,根据印尼官方 2010 年统计,有华侨华人 280 万人,占印尼总人口的 1.2%。但是,华侨华人团体表示印尼华侨华人实际应达到 500 万~ 1000 万人。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有 665 万人,占总人口的 21.0%。新加坡华侨华人有 290 万人,占新加坡人口的大部分。美国华侨华人总数达 452 万 4 。加拿大华侨华人超过 180 万。拉丁美洲华侨华人总数约 120 万余人。欧洲约有华侨华人 255 万,其中新侨 171 万,占 67%,老侨 84 万,占 33%。具体来看,法国华侨华人约有 60 万人,意大利约为 26.6 万人,西班牙约为 20 万人,荷兰 8.5万人,俄罗斯在 20 万~ 45 万人。非洲华侨华人近 200 万,其中南非 30 万,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和毛里求斯等国的华侨华人规模超过 1 万,基本上是以新移民为主。大洋洲华侨华人总数 100 多万人,其中澳大利亚有 50 多万人。 从来源地来看,华侨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地。例如, 的侨乡都市广州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 240 多万人;海外四川籍华侨华人 130 万左右;海南拥有海外华侨华人 390 万人。 2. 华商经济:资产、产业与分布 6000 万华侨华人中有很大的比例经商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华商群体。据估算,目前华商企业总资产规模约为 5 万亿美元。华商资产实力存在区域差异,东南亚华商基础深厚,实力强;北美华商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华商,其实力在逐渐增强。从世界华侨华人经济的行业构成来看,也存在区域差异,东南亚华商企业大多集中于制造业、金融业、商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北美华商除了在传统的商贸、餐饮、服装制造等领域
1.以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参与钢铁生产基地建设;
2.建材业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3.高附加值石化产品“走出去”;
4.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
5.轻工纺织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6.航空标准件及民用飞机生产基地建设;
7.高端船舶研发和船舶制造基地建设;
8.节能、环保、智能化高端装备研发或制造基地建设,收购或兼并工程机械企业;
9.核电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