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碳足迹认证标准 ISO 14067 介绍
发布时间:2025-06-19 14:34 点击:1次
1.引言随着欧盟绿色贸易组合政策的不断推行,以及对本地供应链管理要求的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和产业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构成新的挑战。国内企业当前面临以下挑战:碳管理工作缺少整体规划和主动向前管理、未建立与国外碳减排政策相匹配的数据管理体系、未跟进国际市场和客户的政策和行动等。清晰可靠的碳足迹数据体系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气体排放并进行减排,提升能源物料利用效率。《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要求和指南》(ISO14067:2018)作为国际上主流的碳足迹核算准则之一,由化组织(ISO)于2018年8月发布,该标准规定了量化和报告产品碳足迹的原则、要求和指南,为企业评估产品碳排放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是有效推动绿色商品或服务评价的工具。 碳足迹相关概念解析2.标准简介2018年8月化组织(ISO)发布了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及指南,该标准取代了技术规范ISO/TS14067:2013,同时,ISO14067:2018也升级到状态。ISO14067:2018是一项国际公认的用于量化产品碳足迹的ISO标准。标准规定了量化和报告产品碳足迹(CFP)的原则、要求和指南,其方式与国际生命周期评估(LCA)标准(ISO14040和ISO14044)一致。为企业界评估产品碳排放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是有效推动绿色商品或服务评价的工具。3.产品碳足迹核查认证流程1、确定产品的认证边界、功能单位。确定产品认证边界(产品的制造商和具体的产品名称、系列、规格、型号)。不同型号的产品由于其原辅材料和生产过程能源消耗不同,须单独申请认证。确定拟认证的具体产品后,根据碳足迹认证的用途、产品属性、数据可得性等确定生命周期系统边界。2、收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数据。产品碳足迹核算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须筹集整理的数据主要为:原辅材料消耗、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商及其到厂运输距离、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包装材料消耗、产品使用阶段能源和温室气体消耗、产品回收和废弃过程的能源消耗、废弃处理的量等数据。3、采用数据库核算产品碳足迹。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后,认证审核小组在专门的生命周期评价数库中建立拟认证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录入各核算单元的数据,确定计算方案,由系统计算出产品的终碳足迹结果。4、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系统核算完成后,从系统导出碳足迹核算结果,由认证审核小组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报告编制完成后,根据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核算报告及认证过程资料须全部提交给独立的技术评宙小组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评宙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或澄清,技术评审通过后,出具正式的核算报告并颁发证书。4.企业如何做好碳排放管理碳排放管理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碳排放管理:1、确定碳排放目标:企业应该设定明确的碳排放减少目标,并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和发展计划中。这些目标应与全球碳减排目标相一致。2、测量和监测碳排放:通过测量和监测工厂、设备和流程的碳排放量,企业可以了解其碳足迹,并确定关键领域改进的机会。建立开放透明的数据收集系统,确保准确和可靠的数据。3、节能减排:通过采取节能措施来减少企业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这包括改善设备效率、优化运营流程、推广清洁能源等。4、推广可再生能源:企业应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将可再生能源纳入企业电力供应链,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5、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紧密合作,推动供应链中的碳排放管理。鼓励供应商采取可持续和低碳的生产方式,提供碳足迹报告,并提供合规指导和支持。6、积极参与碳市场:企业可以参与碳市场,购买和出售碳减排配额,以实现碳排放的平衡。这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并激励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7、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的意识和知识,提高他们对碳排放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和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