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级 PA12 的加工成型是一个围绕其低吸湿性、特定熔体行为优化的系统过程,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控制 “原料预处理 - 挤出工艺 - 冷却定型 - 后处理” 全流程,实现制品的性能均一性、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以下是其加工成型的关键环节、工艺参数及核心要点:
一、加工前准备:原料预处理(核心是 “控湿”)
PA12 虽为吸湿性最低的聚酰胺品种,但微量水分仍可能导致加工缺陷(如熔体发泡、制品银丝、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预处理是保障成型质量的前提。
二、核心成型工艺:挤出过程控制(关键是 “控温、控速、控压”)
挤出成型主要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完成(少数精密制品用双螺杆挤出机),核心是通过螺杆剪切实现树脂塑化,再经模头成型为特定截面的制品(管材、型材、薄膜等),工艺参数需匹配 PA12 的熔体特性。
1. 挤出设备选型
| 设备部件 | 选型要求 |
|---|---|
| 螺杆 | 采用渐变型螺杆,长径比(L/D)20-25:1(保证充分塑化),压缩比 2.5-3.5:1(平衡剪切与塑化效率)。 |
| 机筒加热段 | 需具备 4-5 段独立控温区(从进料口到机头逐步升温,避免局部过热)。 |
| 模头 | 根据制品类型定制:管材用环形模头(需带芯棒定位装置),型材用平模头 / 异形模头,薄膜用吹塑模头;模头材质需为硬化钢(如 H13),内表面抛光至 Ra≤0.2μm(保证制品表面光滑)。 |
| 滤网 | 在机筒与模头之间加装多层滤网组(通常为 80 目 + 120 目 + 80 目),过滤熔体中的杂质与未塑化颗粒。 |
2. 核心工艺参数设定(以管材挤出为例,可根据制品厚度 / 截面调整)
挤出级 PA12 的工艺参数需围绕 “熔体温度、螺杆转速、挤出压力、牵引速度” 四大核心维度协同控制,以下为典型参数范围:
| 工艺参数 | 取值范围 | 设定逻辑与影响 |
|---|---|---|
| 机筒温度 | 进料段:180-200℃ | 进料段低温防止原料过早熔融导致 “架桥”(原料堆积在进料口);压缩段与均化段逐步升温,保证熔体均匀塑化。 |
| 压缩段:220-240℃ | ||
| 均化段:230-260℃ | ||
| 机头 / 模头温度 | 240-270℃ | 模头温度略高于均化段,降低熔体出口阻力,避免因模头温度过低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或尺寸波动。 |
| 螺杆转速 | 30-100 rpm | 转速过低:塑化不充分,制品有未熔颗粒;转速过高:剪切发热过大,可能导致熔体降解(表现为制品发黄、力学性能下降)。 |
| 挤出压力 | 10-25 MPa | 压力需稳定(波动≤±1 MPa),压力过高可能导致模头漏料;压力过低则熔体填充不足,制品截面尺寸偏小。 |
| 牵引速度 | 1-10 m/min | 需与螺杆转速匹配(牵引比 = 牵引速度 / 熔体挤出速度,通常控制在 1.1-1.5:1),牵引速度过快易导致制品拉伸过度、壁厚变薄;过慢则制品堆积、尺寸变宽。 |
| 冷却水温 | 20-40℃ | 采用水冷却定型(管材用定型套,型材用冷却水槽),水温过低易导致制品内外冷却不均产生内应力;过高则定型效果差,尺寸精度下降。 |
三、关键成型环节:冷却定型与牵引(决定尺寸精度)
冷却定型是将熔体状态的制品固化为最终形状的关键,直接影响尺寸稳定性与表面质量。
四、后处理:消除内应力与性能优化
挤出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因温度梯度易产生内应力,可能导致存放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翘曲、开裂,因此后处理可提升制品稳定性。
五、常见加工缺陷与解决方案
挤出过程中缺陷多与 “原料水分、工艺参数匹配性、设备状态” 相关,以下为典型问题及应对措施:
| 常见缺陷 | 核心原因 | 解决方案 |
|---|---|---|
| 制品表面银丝 | 原料含水率过高,水分汽化形成气泡;或模头温度过低,熔体冷却过快。 | 1. 延长干燥时间至 6-8 小时,检测含水率;2. 提高模头温度 5-10℃;3. 更换堵塞的滤网。 |
| 制品尺寸波动 | 螺杆转速不稳定;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不匹配;冷却水温波动大。 | 1. 检修螺杆驱动系统,保证转速稳定;2. 采用闭环控制(牵引速度随挤出压力自动调节);3. 加装水温恒温装置。 |
| 制品力学性能差 | 熔体降解(温度过高或螺杆转速过快);原料干燥不充分导致分子链断裂。 | 1. 降低均化段 / 模头温度 10-15℃;2. 降低螺杆转速 20-30%;3. 重新干燥原料。 |
| 制品内应力开裂 | 冷却速度过快,内外温差大;牵引比过大导致拉伸应力残留。 | 1. 采用梯度冷却(提高冷却水温 5-10℃);2. 降低牵引比至 1.1-1.3:1;3. 对制品进行退火处理。 |
| 模头积料(焦料) | 模头温度过高,熔体长时间滞留氧化;模头内表面不光滑,物料附着。 | 1. 降低模头温度 5-10℃;2. 停机后拆解模头,用铜刷(避免划伤表面)清理积料;3. 抛光模头内表面至 Ra≤0.2μm。 |
六、加工成型的核心原则
综上,挤出级 PA12 的加工成型是 “原料特性 - 设备选型 - 工艺控制” 的高度匹配过程,其低吸湿性简化了预处理环节,但对工艺参数的精准度要求更高 —— 只有围绕 “控湿、控温、控速” 三大核心,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的挤出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