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东莞宏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价格
- ¥10.00/件
- 品牌
- 巴斯夫
- 密度
- 1.23 g/cm³
- 热变形温度
- 250℃
- 冲击强度(缺口)
- 8kJ/m²
- 起订
- 1件
- 供应
- 60000件
- 发货
- 3天内
- 电话
- 0769-87704737
- 手机
- 13725756493
- 发布时间
- 2025-11-07 09:50:15
耐热老化 PA66:德国巴斯夫 A3WG3 的特性与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领域的结构件常处于高温环境下长期运行,这对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传统 PA66 材料虽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但在长期高温作用下,易出现分子链断裂、力学性能衰减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温工况下结构件的长期稳定使用需求。德国巴斯夫(BASF)针对市场对材料耐热老化性能的迫切需求,结合自身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研发出耐热老化 PA66 A3WG3产品。该材料以特殊的耐热老化改性技术为核心,在保留 PA66 基础优势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为需长期应对高温工况的工业结构件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选择。
一、产品核心定位:高温工况下的稳定适配材料
PA66 凭借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工业结构件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普通 PA66 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弱,在 80℃以上高温环境中长期使用,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关键力学性能会快速下降,导致部件过早失效;即便经过常规耐热改性的 PA66,在 120℃以上的高温工况下,也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性能表现。随着汽车发动机舱、工业窑炉周边设备、高温传动系统等领域对部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具备优异耐热老化性能的 PA66 材料需求日益增长。
巴斯夫 A3WG3 精准契合这一市场需求,以 “高效耐热老化体系 + 稳定力学性能” 为技术核心,定位为 **“适配需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运行、对材料耐热老化性能与力学稳定性有要求的工业结构件专用材料”**。无论是长期处于 130℃左右的汽车发动机舱内部件,还是持续暴露在 150℃高温下的工业传动系统零件,A3WG3 都能凭借其出色的耐热老化性能,减缓高温对材料分子结构的破坏,保障部件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降低因材料耐热老化失效导致的设备故障风险,助力工业设备在高温工况下可靠运行。
二、核心性能亮点:耐热老化与多维度性能协同
巴斯夫 A3WG3 的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卓越的耐热老化性能上,同时在力学强度、热稳定性、尺寸精度、耐化学性及加工适配性方面表现均衡,能够满足高温工况下多维度的使用需求:
1. 卓越耐热老化性能: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
A3WG3 通过特殊的分子结构优化与抗老化助剂改性,构建了高效的耐热老化体系,能有效抵御高温对材料性能的侵蚀:
长期高温力学性能保留率高:在 130℃热空气老化环境下放置 5000 小时后,拉伸强度保留率仍超 80%,弯曲强度保留率超 78%,远优于普通 PA66(相同条件下拉伸强度保留率通常低于 50%,弯曲强度保留率低于 45%),即便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部件也不易出现强度衰减、脆化等问题,适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管路支架、传感器固定座等;
短期高温耐受性强:在 180℃短期高温环境(持续 200 小时)下,冲击强度保留率超 65%,无明显软化、变形现象,能够应对设备启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期高温峰值,可用于工业窑炉周边的温度监测设备外壳、高温风机叶片支撑件等;
热氧老化防护效果好:材料中添加的专用抗氧剂能有效抑制高温下的氧化反应,在 150℃热氧老化环境下放置 3000 小时后,材料的黄变指数≤8,力学性能衰减幅度控制在 25% 以内,避免因热氧老化导致部件外观劣化与性能失效,适合对外观有一定要求的高温环境外露部件,如汽车发动机外部高温连接件、工业高温设备操作面板支撑件等。
2. 优异力学强度:高温下保持承载能力
A3WG3 在提升耐热老化性能的同时,并未牺牲材料的力学强度,常温与高温环境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承载能力:
常温力学性能出色:23℃常温条件下,拉伸强度达 125MPa-135MPa,弯曲强度达 180MPa-190MPa,弯曲模量达 8500MPa-9000MPa,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弯曲载荷,适合制作常温与高温交替工况下的受力部件,如汽车传动系统的齿轮支撑座、工业机械的高温传动轴支架等;
高温力学性能稳定:在 130℃高温条件下,拉伸强度仍能保持 95MPa-105MPa,弯曲强度保持 135MPa-145MPa,弯曲模量保持 6500MPa-7000MPa,高温环境下的承载能力满足多数工业结构件的使用需求,可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受力拉杆、承重支架等;
抗冲击性能均衡:23℃常温下简支梁冲击强度(缺口)达 7kJ/m²-9kJ/m²,130℃高温下冲击强度(缺口)达 4kJ/m²-5kJ/m²,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部件不易脆裂,兼顾了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适用于可能遭遇轻微冲击的高温工况部件,如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管路保护套、工业高温设备的防护外壳配件等。
3. 良好热稳定性:适应宽温度范围
A3WG3 通过配方优化,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温度区间的使用场景:
热变形温度高:在 1.82MPa 载荷下,热变形温度达 230℃-240℃,远超普通 PA66(约 220℃),高温环境下不易软化、变形,保障部件在高温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周边的高温密封件支撑座、工业高温反应釜的附件连接件等;
长期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在 - 40℃至 150℃范围内长期稳定使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刚性(-40℃弯曲模量保留率超 80%),高温环境下耐热老化性能稳定,适配寒冷地区高温设备、高低温交替工况下的工业部件,如北方地区户外高温发电设备的结构件、汽车发动机冷启动与高温运行交替的部件等;
温度循环稳定性好:经过 - 40℃(2 小时)与 150℃(2 小时)的温度循环测试 500 次后,拉伸强度衰减率≤10%,弯曲强度衰减率≤12%,无明显开裂、变形现象,能够应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波动,适用于温度变化频繁的高温工况部件,如工业空调压缩机的高温部件、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的连接件等。
4. 出色尺寸稳定性:保障精密装配
A3WG3 通过特殊的工艺调整与配方设计,有效控制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尺寸变化,满足精密结构件的装配需求:
线性热膨胀系数低:在 23℃-100℃范围内,线性热膨胀系数为 2.2×10⁻⁵/℃-2.8×10⁻⁵/℃,低于普通 PA66(约 8×10⁻⁵/℃),温度波动时部件尺寸变化小,适配精密设备的高温结构件,如汽车变速箱内的高温精密齿轮、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高温导轨配件等;
成型后尺寸精度高:注塑成型后,部件尺寸偏差率低于 0.25%,无需大量后续加工即可满足装配要求,减少生产工序与成本,适合批量生产的高温精密零部件,如工业传感器的高温外壳、汽车电子模块的高温支撑件等;
吸湿后尺寸变化小:在相对湿度 70% 环境中放置 1000 小时后,尺寸变化率低于 0.8%,避免因环境湿度变化影响高温部件与其他部件的装配精度,适用于潮湿高温环境下的工业设备部件,如食品加工行业的高温潮湿设备配件、汽车发动机舱内潮湿区域的结构件等。
5. 基础耐化学性:应对多介质接触
除卓越的耐热老化性能外,A3WG3 还具备一定的基础耐化学性,能够适应高温工况下可能接触的多种介质:
对中性水溶液耐受:对 pH 值 5-9 的水溶液(如工业冷却水、高温清洗用水)耐受性良好,接触后力学性能无明显衰减,适合制作接触高温冷却水的设备部件,如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高温连接件、工业窑炉冷却水路的高温配件等;
对常规工业润滑油稳定:长期接触高温(120℃)工业润滑油后,质量变化率低于 3%,力学性能保留率超 75%,能够应对高温工况下与润滑油的接触,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内的高温润滑油路部件、工业传动系统的高温润滑区域结构件等;
使用限制:对强酸性溶液(如硝酸、盐酸)、强碱性溶液(如浓氢氧化钾溶液)及强极性有机溶剂(如丙酮、二甲苯)耐受性较弱,在高温环境下接触这些介质时,性能衰减速度会加快,使用时需避免长期接触,防止材料损坏与部件失效。
6. 良好加工适配性:兼容工业化生产
尽管 A3WG3 具备卓越的耐热老化性能与稳定的力学性能,但其加工适配性良好,能够兼容常规的注塑生产工艺,降低工业化应用门槛:
熔体流动性能适宜:在 280℃/5kg 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 6g/10min-8g/10min,通过合理调整加工参数,可实现复杂结构高温部件的注塑成型,如多腔体高温传感器外壳、多齿高温精密齿轮等;
成型表面质量佳:材料内部成分分散均匀,注塑成型后部件表面无明显气泡、杂质外露现象,减少后续表面处理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对外观有一定要求的高温外露部件,如汽车发动机外部的高温可见结构件、工业高温设备的外露操作部件等;
兼容常规设备: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注塑生产线,仅需根据材料的耐热特性微调工艺参数(如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即可实现稳定生产,便于快速批量投产,满足工业领域对高温部件的大规模需求。
三、典型应用场景:多领域实践应用
依托卓越的耐热老化性能、稳定的力学强度及均衡的综合性能,A3WG3 已在汽车工业、工业高温设备、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高温工况下结构件的优质材料选择:
1. 汽车工业领域:高温核心部件
汽车工业中,发动机舱、涡轮增压系统、排气系统周边等区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对部件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要求极高,A3WG3 可适配多种高温核心部件:
发动机舱内部件:制作发动机机油泵高温支架、发动机缸体周边高温传感器外壳,卓越的耐热老化性能保障部件在 130℃-150℃的发动机舱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支架断裂、传感器外壳失效,保障发动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涡轮增压系统部件:用于涡轮增压系统的高温管路支撑件、涡轮增压器周边高温固定座,能够承受涡轮增压系统工作时产生的 150℃-180℃短期高温,同时抵御长期高温环境下的老化,防止部件变形、开裂,确保涡轮增压系统的稳定传动与密封;
排气系统周边部件:制作排气系统周边的高温隔热罩支撑件、排气管道固定支架,在接近 200℃的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支撑件失效,保障排气系统的安装稳定性与车辆行驶安全。
2. 工业高温设备领域:关键结构件
工业高温设备(如工业窑炉、高温干燥机、高温反应釜等)的许多部件需长期在高温环境下运行,A3WG3 的耐热老化性能使其成为这些部件的理想材料:
工业窑炉周边部件:制作工业窑炉的高温观察窗框架、窑炉进料口高温密封件支撑座,在 150℃-200℃的窑炉周边环境中,能够长期保持结构稳定与力学强度,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框架变形、支撑座断裂,保障窑炉的正常进料与观察功能;
高温干燥机部件:用于高温干燥机的热风管道支撑件、干燥腔体内的高温托盘支架,能够承受干燥机工作时 120℃-160℃的高温,长期使用后力学性能无明显衰减,防止支撑件老化失效导致管道脱落、托盘坍塌,确保干燥机的连续稳定运行;
高温反应釜附件:制作高温反应釜的进料口高温阀门外壳、反应釜周边的温度监测设备支架,在反应釜工作的高温环境下,能够抵御热老化,保持阀门外壳的密封性与支架的支撑能力,保障反应釜的正常进料与温度监测。
3. 电子电气领域:高温电子部件
电子电气领域中,部分电子设备(如高温传感器、汽车电子模块、工业控制设备)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与绝缘性能有双重要求,A3WG3 可适配相关高温电子部件:
高温传感器外壳:制作工业用高温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外壳,在 120℃-150℃的高温环境下,既能保持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防止外壳老化开裂,又能保障一定的绝缘性能,避免传感器内部电路短路,确保传感器的精准监测;
汽车电子模块部件: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电子控制模块外壳、模块内部的高温支撑件,能够承受发动机舱的高温环境,长期使用后外壳无明显老化变形,支撑件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保障电子控制模块的正常工作,提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
工业控制设备部件:制作工业高温环境下的控制设备外壳、内部高温电路板支撑座,在 100℃-140℃的工业控制环境中,能够抵御热老化,保持外壳的防护性能与支撑座的承载能力,确保工业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因材料老化导致的设备故障。
4. 机械制造领域:高温传动与承载部件
机械制造领域中,部分传动系统与承载结构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与力学强度有较高要求,A3WG3 可适配多种高温部件:
高温传动系统部件:制作工业传动系统的高温齿轮支撑座、传动轴高温固定架,在 120℃-160℃的传动系统高温环境下,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支撑座松动、固定架断裂,保障传动系统的精准传动;
高温承载部件:用于工业设备的高温承载平台支架、重物搬运设备的高温支撑结构,在高温环境下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长期使用后无明显老化变形,防止承载部件失效导致平台坍塌、设备损坏,确保工业设备的安全运行;
高温机械连接件:制作高温环境下的机械螺栓、螺母等连接件,在高温工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强度与稳定性,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连接件松动、滑丝,保障机械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减少设备维护频率与成本。
四、加工与使用建议:保障性能发挥
为充分发挥 A3WG3 的耐热老化性能与综合力学性能,保障高温部件的质量、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在加工、设计及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要点:
干燥处理:PA66 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性,A3WG3 在注塑成型前需进行严格的干燥处理,建议在 100℃-110℃温度下干燥 8-10 小时,使原料含水量低于 0.05%。若原料储存环境湿度较大(相对湿度>65%),需延长干燥时间至 10-12 小时,避免因原料含湿量过高导致成型后部件出现气泡、内部应力集中,影响耐热老化性能与力学强度;干燥后的原料应尽快投入生产,防止在空气中再次吸潮。
注塑参数优化:推荐熔体温度控制在 275℃-295℃(熔体温度过低易导致流动性不足,出现填充不满;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材料热降解,影响耐热老化性能),模具温度设定为 100℃-120℃,注射压力 140MPa-170MPa,保压压力 80MPa-100MPa。针对复杂结构的高温部件(如薄壁精密件、多腔体部件),可适当提高熔体温度 5-10℃,增加注射压力 15%-20%,同时延长保压时间,确保熔体充分填充模具型腔;成型周期需根据部件厚度调整,避免因冷却不足导致部件尺寸不稳定。
后处理工艺:注塑成型后的部件建议在 120℃-130℃环境下退火 5-6 小时,消除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耐热老化稳定性与尺寸精度。对于用于 150℃以上高温工况的关键部件,可延长退火时间至 6-8 小时;退火后的部件应缓慢冷却至室温(冷却速率控制在 5℃/ 小时 - 10℃/ 小时),避免因温差过大产生新的内应力,导致部件在高温使用过程中开裂。
设计注意事项:部件设计时,主体壁厚建议控制在 2.5mm-5mm,壁厚过薄易导致高温下强度不足,过厚则可能出现缩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