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韧改性 PPA 的加工成型方法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工成型方式及其特点和注意事项:
注射成型
特点:能成型复杂形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成型要点:
模具设计:由于增韧改性 PPA 流动性较好,模具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溢料,同时要保证足够的冷却效率,以缩短成型周期。浇口的位置和尺寸设计要合理,避免出现熔接痕等缺陷。
成型工艺参数:料筒温度一般控制在 300 - 350℃,具体温度根据材料的配方和制品的结构进行调整。注射压力通常在 100 - 200MPa 之间,保压压力在 50 - 100MPa 左右。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模具温度一般保持在 80 - 120℃,有助于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和结晶度。
挤出成型
特点:可连续生产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制品,如管材、板材、型材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成型要点:
挤出机选择:根据增韧改性 PPA 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螺杆结构和长径比。一般采用渐变型螺杆,长径比在 25 - 30 之间,以保证物料充分塑化和均匀挤出。
工艺参数:挤出温度一般在 300 - 330℃,机头压力控制在 10 - 20MPa。牵引速度要与挤出速度相匹配,以保证制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对于一些需要后续加工的制品,如挤出板材进行二次成型,要注意控制挤出后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吹塑成型
特点:主要用于制造中空制品,如塑料瓶、容器等,能够充分发挥增韧改性 PPA 的高韧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成型要点:
型坯制备:型坯的质量直接影响吹塑制品的质量。采用注射成型或挤出成型制备型坯时,要控制好型坯的壁厚均匀性和尺寸精度。
吹塑工艺参数:吹塑压力一般在 0.5 - 2MPa 之间,根据制品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吹气时间和冷却时间要合理控制,以保证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模具温度一般在 40 - 80℃,有助于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和脱模性能。
热成型
特点:利用增韧改性 PPA 片材或板材在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的可塑性,通过模具成型出各种形状的制品,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成型要点:
片材准备:片材的厚度均匀性和性能一致性对热成型制品的质量影响较大。要选择质量好的片材,并根据制品的要求进行预热处理。
成型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一般在 180 - 220℃,加热时间根据片材的厚度和设备的加热效率进行调整。成型压力一般在 0.1 - 0.5MPa 之间,可采用机械压力或真空压力进行成型。冷却方式可以采用风冷或水冷,但要注意冷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内应力。
在增韧改性 PPA 加工成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原料干燥:PPA 容易吸湿,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干燥,一般要求水分含量控制在 0.05% 以下,否则会影响制品的性能和外观质量。
加工设备清洁:增韧改性 PPA 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降解产物,这些产物可能会影响制品的质量。因此,加工设备要定期清洁,避免物料残留和降解产物的积累。
后处理:成型后的制品可能存在内应力,需要进行后处理,如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退火温度一般在 150 - 180℃,退火时间根据制品的厚度和形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