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级ABS的加工成型

发布时间:2025-11-02 08:30  点击:1次

挤出级 ABS 的加工成型是一个围绕连续塑化、稳定挤出、精准定型的系统过程,需严格控制原料预处理、设备参数、工艺环节及后处理,以匹配其熔体特性(如低熔体流动速率、良好熔体强度),最终生产出尺寸精准、外观优良的制品(如管材、板材、型材)。以下从加工前准备核心成型工艺(挤出流程)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常见缺陷与解决方案后处理工艺五个维度,详细解析其加工成型要点:

一、加工前准备:保障原料稳定性

挤出级 ABS 的吸湿性较强(尤其是苯乙烯组分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若原料含水过高,会导致挤出时熔体产生气泡、银丝等缺陷,甚至因水解影响制品力学性能。因此,加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原料预处理,核心步骤如下:


  1. 原料干燥

  2. 原料筛选与混合

  3. 设备清洁

二、核心成型工艺:挤出流程详解

挤出级 ABS 的成型依赖单螺杆挤出机(主流设备,适用于常规制品)或双螺杆挤出机(适用于改性 ABS 或高填充 ABS),核心流程可分为 “喂料→塑化→挤出→定型→冷却→牵引→切割”7 个环节,各环节功能及关键操作如下:


工艺环节核心功能关键操作要点
1. 喂料将干燥后的 ABS 颗粒均匀送入挤出机机筒- 采用重力式喂料机(或强制喂料机,适用于低流动性牌号),喂料速度需与螺杆转速匹配,避免 “断料” 或 “堵料”;
- 喂料量需稳定(波动≤5%),否则会导致熔体压力波动,影响制品截面尺寸精度。
2. 塑化将固体颗粒加热熔融,形成均匀熔体- 机筒需采用分段温控(从喂料段到机头逐步升温),避免局部过热导致 ABS 降解(降解会产生黑纹、焦料);
- 螺杆需具备 “渐变压缩比” 设计(压缩比通常为 2.5-3.5:1),确保颗粒充分熔融、排气(排除残留水分和低分子挥发物)。
3. 挤出熔体在螺杆压力下,通过模头形成预设截面形状- 模头需根据制品类型定制(如管材用圆形模头、板材用扁平模头、型材用异形模头),模头内壁需抛光(粗糙度 Ra≤0.8μm),避免熔体滞留产生焦料;
- 熔体压力需稳定(波动≤10%),可通过挤出机压力表实时监控,压力过高时需降低螺杆转速或提高模头温度。
4. 定型对挤出的熔体进行 “形状固定”,确保截面精度管材定型:采用 “真空定型套”(通过负压将熔体紧贴定型套内壁,快速冷却定型),定型套温度控制在 20-40℃;
板材 / 型材定型:采用 “压光辊”(适用于板材,保证表面光滑)或 “定型模”(适用于异形型材,精准控制截面尺寸),定型压力需均匀(避免制品变形)。
5. 冷却快速降低制品温度,稳定形状并避免内应力- 冷却方式:优先使用 “水冷”(如冷却水槽,水温 15-25℃),部分薄壁制品可辅助 “风冷”;
- 冷却时间:需确保制品出冷却区后温度≤40℃,否则后续牵引或切割时易变形;
- 注意事项:避免冷却速度过快(如骤冷),否则会导致制品内应力增大,后续加工(如切割、折弯)时易开裂。
6. 牵引以稳定速度将冷却后的制品从定型区拉出,保证长度均匀- 采用 “履带式牵引机”(适用于管材、板材)或 “轮式牵引机”(适用于型材),牵引速度需与挤出速度匹配(速度差≤2%);
- 牵引张力需均匀,过大易导致制品拉伸变形(如管材变细、板材变薄),过小则易出现 “堆积”。
7. 切割将连续挤出的制品按设定长度切断- 切割方式:管材 / 型材常用 “锯片式切割机”(切割时需固定制品,避免晃动导致切口歪斜),板材常用 “剪板机”;
- 切割精度:长度公差需控制在 ±1mm(常规制品),高精度制品(如精密型材)需≤±0.5mm。

三、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决定制品质量的核心

挤出级 ABS 的加工对参数敏感度高,核心参数(温度、螺杆转速、熔体压力、牵引速度)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缺陷,需按以下标准精准控制:


  1. 温度参数(核心中的核心)
    挤出机机筒和模头需分段温控,典型参数范围如下(具体需根据 ABS 牌号的 MFR 调整:MFR 越低,温度可适当提高):

  2. 螺杆转速

  3. 熔体压力

  4. 牵引速度

四、常见加工缺陷与解决方案

挤出级 ABS 加工中易出现外观或尺寸缺陷,需针对性排查原因并解决,典型问题如下:


常见缺陷主要原因解决方案
表面银丝 / 气泡1. 原料干燥不彻底(含水量>0.1%);
2. 机筒温度过低,熔体排气不充分;
3. 模头内有死角,熔体滞留降解。
1. 延长干燥时间(至 3-4 小时)或提高干燥温度(至 90℃);
2. 提高均化段温度(+5-10℃),或在螺杆均化段开设排气槽;
3. 清理模头死角,抛光模头内壁。
制品变形(如管材弯曲、板材翘曲)1. 冷却不均匀(如水槽内水温不一致);
2. 牵引张力不均匀;
3. 模头温度分布不均,熔体出模时流速不一致。
1. 调整水槽内水流,确保制品四周冷却均匀;
2. 校准牵引机压力,使履带 / 轮对制品的夹持力一致;
3. 检查模头加热圈,更换损坏的加热元件,确保模头各区域温度偏差≤5℃。
截面尺寸偏差(如管材壁厚不均)1. 模头芯模(管材模头的中心部件)偏移;
2. 牵引速度波动过大;
3. 熔体压力不稳定。
1. 拆卸模头,重新校准芯模位置,确保与模头同心;
2. 检查喂料机,确保喂料量稳定,或更换高精度牵引机;
3. 调整螺杆转速(降低波动),或检查机筒加热是否稳定。
表面粗糙 / 划痕1. 模头温度过低,熔体流动性差;
2. 模头内壁有杂质或划痕;
3. 定型套 / 压光辊表面不光滑。
1. 提高模头温度(+10-15℃);
2. 用细砂纸(800 目以上)抛光模头内壁,清除杂质;
3. 清洁定型套 / 压光辊,或更换表面光滑的配件。

五、后处理工艺:提升制品性能与适用性

部分挤出级 ABS 制品需经过后处理,以消除内应力、优化外观或赋予特殊功能,常见后处理方式如下:


  1. 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

  2. 表面处理:优化外观与功能

  3. 二次加工:拓展应用场景

总结:挤出级 ABS 加工成型的核心原则

其加工需围绕 “稳定塑化、精准定型、均匀冷却” 三大核心,关键在于:


  1. 原料预处理必须彻底(干燥是基础),避免因水分导致的外观缺陷;

  2. 温度、转速、压力等参数需与 ABS 牌号的 MFR 匹配(低 MFR 需高温度、低转速,高 MFR 反之);

  3. 定型与冷却环节需确保 “均匀性”,避免制品变形或内应力;

  4. 针对缺陷需从 “原料 - 设备 - 参数” 三方面排查,而非单一调整某一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各环节,可生产出尺寸精准、外观优良、性能达标的挤出级 ABS 制品,适配建筑、家电、汽车等多领域需求。

东莞宏锨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
朱淑芳(女士)
电话:
0769-87704737
手机:
13725756493
地址:
樟木头镇塑胶路1号楼四期106室
邮件:
htsjyl99@163.com
我们发布的其他塑料新闻 更多
abs新闻
拨打电话
QQ咨询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