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镁98%白色粉末一袋起订
七水镁,又名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 化学式为MgSO4·7H2O),为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无臭,凉并微苦。受热分解,逐渐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镁。主要用于肥料、制革、印染、催化剂、造纸、塑料、瓷器、颜料、火柴、和防火的制造,可用于印染细薄的棉布、丝,作为棉丝的加重剂和木棉制品的填料,医药上用作泻盐。
中文名
七水镁
外文名
magnesium sulfate heptahydrate
别 名
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
化学式
MgSO4·7H2O
分子量
246.47
CAS登录号
10034-99-8
EINECS登录号
231-298-2
熔 点
1124 ℃
水溶性
易溶
密 度
2.66 g/cm³
外 观
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
安全性描述
S24/25
危险性符号
R36/37/38
方法一
在天然碳酸镁(菱镁矿)中加入,除去二氧化碳后,重结晶而得,将硫镁钒(Kieserite,MgSO4·H2O)溶于热水重结晶而得,由海水制取。
方法二(海水晒盐苦卤法)
海水晒盐得苦卤,用兑卤法蒸发后,产出高温盐,其组成为MgSO4>30%、NaCI<35%、MgCl2约为7%、KCl约为0.5%。苦卤可用200g/L的MgCl2溶液在48℃浸溶,NaCl溶解较少,而MgSO4溶解较多。分离后,浸液冷却至10℃便析出粗的MgSO4·7H2O,经二次重结晶得成品。
方法三(法)
在中和罐中先将菱苦土慢慢加入水和母液中,然后用中和,颜色由土色变为红色为止,控制pH=5,相对密度1.37~1.38(39~40°Bé)。在80℃下过滤中和液,然后用调节pH值至4,加入适量的晶种,并冷却至30℃结晶。分离后在50~55℃下干燥得成品,母液返回中和罐。也可用低浓度的与氧化镁含量65%的苦土中和反应,经过滤、沉淀、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七水镁。
反应化学方程式:MgO+H2SO4+6H2O→MgSO4·7H2O
主要用途
食品
作食品强化剂。我国规定可用于乳制品,使用量为3~7g/kg;在饮液及乳饮料中使用量为1.4~2.8g/kg;在矿物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工业
多与钙盐合用于酒母用水,按4.4g/100l 水添加可提高硬度1度,多用则产生苦味,并产生硫化氢臭味。
用作制革、、造纸、瓷器、肥料,以及医疗上口服泻药等,矿物质水添加剂。
农业
镁在农业中被用于一种肥料,因为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镁的农作物,例如西红柿,马铃薯,玫瑰等。镁比起其他肥料的优点是溶解度较高。镁也被用作浴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