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万缺票压得人喘不过气!要是按 25% 税率缴税,250 万利润直接没了,今年的研发奖金都要打水漂!” 陈总对着财务报表叹气,手指在 “无票支出” 那栏反复划过。他在深圳经营 “智创科技” 七年,主营人工智能硬件研发,靠着灵活的技术合作快速抢占市场,可这 1000 万缺票却成了 “拦路虎”,直到他找到那本 “降本秘籍”。
科技公司的缺票,藏在研发的每个环节里。智创科技的 1000 万缺票,一半来自技术外包:与 3 所高校实验室合作的芯片测试项目,300 万服务费只拿到事业单位收据,没法抵扣增值税;请 6 位独立硬件工程师做的原型设计,200 万报酬全是个人转账,连普通发票都没有。另一半则来自零星采购:临时租用的研发设备、为测试搭建的云服务器、给外部专家的技术咨询费,500 万支出换来的全是手写白条或微信转账记录。财务总监老周每次汇报都头疼:“陈总,1000 万无票支出没法税前扣除,光企业所得税就得缴 250 万,这相当于咱们 1 个重点研发项目的预算!”
更让陈总焦虑的是,缺票还影响公司资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智创科技需要保持研发费用占比达标,可这些无票支出既不能计入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还可能被税务局认定为 “成本异常”。上个月税务核查时,工作人员明确提醒:“再不合规解决缺票问题,不仅要补税,高新资质也可能保不住。”
陈总四处打听 “降本秘籍”,跑遍了深圳的财税咨询公司。有人建议换能开票的大型合作方,可技术外包成本得涨 20%,原本 100 万的项目要花 120 万,在科技行业薄利竞争中根本没优势;有人提议 “找票冲抵”,可 “研发项目、发票、资金、成果” 四流合一的严监管下,这无疑是自寻风险,他亲眼见过同行因此被取消高新资质,损失惨重。
转机出现在科技行业交流会上。同行张总听说他的困境,笑着递来 “降本秘籍”:“缺票不用慌!注册 1 家核定征收公司,专门承接缺票业务,1000 万缺口轻松搞定!” 陈总起初不信,直到看到张总拿出的税单 ——800 万缺票业务按 1% 缴了 8 万企业所得税,比 25% 税率省了 192 万,他才赶紧联系张总推荐的园区财税咨询邓经理。
邓经理听完他的需求,详细拆解 “降本秘籍”:“在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优惠园区注册 1 家一般纳税人公司,申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税率仅 1%,不管有没有成本票,都按收入总额缴税。这家公司专门对接外包和零星采购,既能补齐票据,又能大幅降税。”
陈总当天就行动起来,园区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从核名到拿到 “智创研发服务有限公司” 的营业执照,只用了三天。新公司成立后,立刻接手所有缺票业务:与高校实验室签合同、给独立工程师结算、采购研发设备,原本杂乱的无票支出,瞬间变得合规有序。
第一个月,智创研发服务公司就承接了 950 万业务 ——450 万技术外包、500 万零星采购,合规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顺利入账。月底缴税时,陈总紧张得盯着老周,直到老周笑着递来税单:“陈总!新公司才缴 9.5 万企业所得税!要是按以前 25% 的税率,这 950 万得缴 237.5 万税,算下来 1000 万缺口也才缴 10 万税,比 250 万省了 240 万!”
如今的智创科技,再也不用为缺票发愁。高校实验室的合作更稳定,独立工程师主动提供技术报告,零星采购的供应商也愿意配合开票。在研发总结会上,陈总举着最新的硬件原型说:“以前总被缺票困住,现在靠这本‘降本秘籍’——1 家核定征收公司,1000 万缺口轻松搞定,咱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了!”
办公室里,研发人员正在调试新设备,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测试数据充满活力。陈总摩挲着新公司的缴税凭证,感慨道:“科技公司的‘降本秘籍’其实很简单,缺票不用慌,1 家核定征收公司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让研发之路越走越顺!”
煤炭行业、医疗行业、建筑材料、服务行业、商贸行业:解决成本进项问题,直接来找邓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