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基地装甲车模型出售厂家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后,各种研学旅行组织、基地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学校也都在尝试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然而,研学旅行是一门课程吗?它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了研学旅行,就可以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了吗?不少学校对此认识不清,社会机构因不了解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是难以辨清二者的关系。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困惑进行分析,以便学校、社会更好地实施研学旅行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虽然只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活动,而是学校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旅行式的教育活动,并且是在真实情境下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完成的旅行体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方式实施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都注重体验和探究,都是让教育回归到“知行合一”的本质上来。从活动或课程目标看,二者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从活动或课程开发内容来看,二者都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从活动或课程实施方式来看,二者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从活动或课程评价方式来看,二者都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时国家新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了克服学校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局面,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特别设立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曾作为课程改革的亮点被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这门课程的权威指导文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将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式之一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