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 深圳灵智付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
- 400-8875-228
- 手机
- 400-8875-228
- 发布时间
- 2024-11-07 15:01:18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具体说明:
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期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劳动者于 2024 年 1 月 1 日开始工作,用人单位在 2024 年 2 月 1 日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从 2024 年 2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计算基数: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是劳动者对应月份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当月工资包含加班工资,且加班是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的,那么该加班工资也应计入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
满一年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继续支付双倍工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在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那么双倍工资的支付将持续下去,直至双方签订书面合同为止。
特殊情况的处理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本人不愿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不过,用人单位需对劳动者不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承担举证责任,如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书面通知等证据。
超过时效的问题: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有时效限制。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此,劳动者需在时效内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请求,否则可能面临部分或全部请求无法得到支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