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食品级PC/ABS的挤出成型制品出现内部缺陷? 原料处理方面 充分干燥原料: 原理:食品级 PC/ABS 材料对水分较为敏感。如果材料中含有水分,在挤出过程中,水分会汽化形成气泡,导致制品内部出现气孔。所以必须确保原料干燥。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热风循环干燥机或除湿干燥机对原料进行干燥。干燥温度通常在 70 - 90℃,干燥时间约 3 - 4 小时,使材料的含水量降低到 0.02% - 0.05% 左右。 保证原料纯净度: 原理:原料中的杂质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均匀性,在挤出过程中,杂质周围可能会形成应力集中点或者成为气体的聚集点,从而产生内部缺陷。 操作方法:在原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确保环境清洁,防止灰尘、纤维等杂质混入。同时,对原料进行筛选或过滤,去除可能存在的较大颗粒杂质。 挤出设备与工艺控制方面 优化挤出机螺杆设计与操作: 螺杆设计: 原理:螺杆的长径比(L/D)和压缩比会影响材料的塑化效果。合适的长径比和压缩比能使材料在螺杆中充分混合和塑化,减少因塑化不完全导致的内部缺陷。 操作方法:一般选用长径比在 20:1 - 25:1 之间,压缩比在 2.5 - 3.0 之间的螺杆。同时,螺杆的螺槽深度、螺旋角等参数也要根据材料特性进行适当调整。 螺杆转速控制: 原理:螺杆转速过高会使材料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产生过多的热量,可能导致材料分解产生气体,形成内部气泡;转速过低则会影响挤出效率和材料的塑化质量。 操作方法:根据挤出机的规格、材料的流动性和产品的尺寸等因素,将螺杆转速控制在 20 - 60 转 / 分钟之间,确保材料能够均匀地塑化和挤出。 温度控制: 料筒温度设置: 原理:挤出温度过高,材料容易分解产生气体,造成内部气孔;温度过低,材料塑化不完全,可能导致内部结构不均匀。 操作方法:料筒温度一般在 190 - 230℃之间,不同的加热区温度可适当调整,靠近料斗的区域温度稍低,靠近机头的区域温度稍高。在挤出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实际挤出情况,对不同的加热区进行微调。 机头温度调整: 原理:机头温度直接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温度过高会使材料在机头处过度软化,容易产生变形和内部缺陷;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材料流动性差,填充不充分。 操作方法:机头温度一般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例如,对于管材挤出,机头温度可能在 180 - 220℃之间。 排气系统优化: 原理:在挤出过程中,材料中的气体需要及时排出,否则会在制品内部形成气泡或空洞。 操作方法:检查和清理挤出机的排气装置,确保排气孔畅通。可以通过在料筒上设置排气口,或者采用真空排气系统来增强排气效果。同时,适当调整螺杆的转速和进料速度,以配合排气操作,使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制品成型后的处理方面 合理控制冷却过程: 原理:冷却速度过快会使制品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可能导致制品出现裂纹或内部结构破坏。 操作方法:根据制品的壁厚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如水冷或风冷。对于厚壁制品,冷却速度要适当放慢,可以通过调整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来控制冷却速度,使制品能够均匀地冷却。
如何避免食品级PC/ABS挤出制品的成型缺陷
发布时间:2025-11-18 08:30 点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