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铝制餐具出口的老板们可能有点“心梗”:
终裁刚落地,美国又开始查“规避出口”了!
没错,美国商务部这回可不是说说而已,
直接把目标对准了“泰国”和“越南”,
想看看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铝制餐具,
是不是偷偷用了中国的铝箔原料,只是换了个“壳”而已。

一句话:
“你是不是想换个马甲,躲我税?不行,我现在要把你的身份扒到底。”
❗先来复习一下这场“双反大战”
2024年6月,美国对中国铝制餐具启动“双反”调查;
2025年3月,正式终裁:反倾销+反补贴税一共317.85%!
也就是说,你一出口,客户那边就得多付3倍的钱,
还不如直接买美国本地货,咱的订单也跟着“蒸发”了。
眼看着订单越来越少,有些企业就“聪明”了——
“那我换个国家出货不就行了?走泰国、走越南,重新报关嘛。”
这本来是常见的“第三国转口”操作,
可现在美国海关也不傻,开始反查这个套路,
这就叫“反规避调查”。
问题来了:那现在还能怎么走?
别慌,聪明的出口商已经开始“转向”了,
把出口路径从东南亚,往中东和欧亚大陆挪。
像谁?
土耳其、阿联酋(迪拜)!
为啥选它们?很简单:
✅ 跟美国关系比较“太平”,不容易被重点查;
✅ 港口保税仓多,换包装、换柜都方便;
✅ 能开具真实的原产地证(CO),合法又好用;
✅ 文件+物流轨迹也好同步,不容易露马脚。
一句话:
这些地方,是现在“转口”出口的新热门!
那怎么操作呢?一套标准流程如下:
中国先正常出口,把货发到土耳其/迪拜;
在当地保税区,做换柜、换标签、重打包装;
重新出具中转国的原产地证(注意!必须真实合规);
再发往美国清关,不挂中国产地名,不走“双反税”通道。
效果如何?
有企业实测:
一票货下来,省了60多万元的税,
⏱ 整个流程大概15–20天,客户收货无压力。
⚠️但别忘了,这些事情不能乱搞!
美国海关现在查得紧,一定要记住三句话:
❌ 不能“只换文件,不换货”——这是危险的;
文件、产地证、发货地必须一致;
留存好所有换柜、清关、报关的记录,万一被查,你能拿得出证据。
✅总结一下:
旧路径(东南亚)现在在“雷区”,被重点监控中;
✅ 新路径(土耳其、迪拜)还算安全,但操作必须合规!
面对317.85%的超高税率,出口企业不找点“替代路线”,真的走不下去了。
第三国转口,是目前少数合法又实操性强的解法,也是不少出口商眼下的救命稻草。
一句话送给还在观望的出口人:
市场不等人,转口先布局一步,才能多抢一单。
铝制餐具出海的路没断,但你得会“绕”!
如你还不清楚怎么操作?走哪条线路更稳?要办哪些单证?
别着急,我们后续会持续分享转口路径、原产地证办理指南、避查技巧等实操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