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GB/T 18204.5-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对7项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

发布时间:2025-09-06 12:58  点击:1次

1. 新风量

检测目的

评估空调系统引入新鲜空气的能力,确保室内空气的稀释和置换,防止污染物积聚。

检测方法

· 示踪气体法(CO衰减法)

1. 步骤:关闭新风阀,释放CO至浓度稳定后开启新风,监测CO浓度随时间衰减。

2. 计算
QtVlnCtCeC0Ce

Q:新风量(m³/h);V:房间体积;C0,Ct:初始和t时刻CO浓度。

· 风道截面法:测量送风管截面积及风速,计算新风量。

限值标准

· GB 50736要求:

办公室≥30m³/(h·人);商场≥20m³/(h·人)。

注意事项

· 检测时需保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避免人为干扰风阀。




2.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₁₀

检测目的

评估送风中的粗颗粒物污染水平,反映空调过滤系统效能。

检测方法

· 重量法

1. 仪器:中流量采样器(流量100L/min),石英滤膜。

2. 步骤:在送风口采样1小时,称量滤膜前后质量差计算浓度(μg/m³)。

· 激光散射法:实时监测PM₁₀浓度。

限值标准

· 参照GB 3095:24小时均值≤150μg/m³。

健康影响

· PM₁₀可深入呼吸道,引发炎症或加重哮喘。




3. 送风中细菌总数

检测目的

监控送风微生物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

检测方法

· 六级筛孔撞击法

1. 仪器Anderson采样器(流量28.3L/min),营养琼脂平板。

2. 步骤:采样5分钟,35℃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CFU/m³)。

限值标准

· 普通场所≤500 CFU/m³;医院≤200 CFU/m³。

注意事项

· 采样前后需对培养基做空白对照,确保无菌污染。




4. 送风中真菌总数

检测目的

评估真菌污染风险,防止过敏或霉变问题。

检测方法

· 撞击法:同细菌检测,使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含氯霉素)。

· 培养条件28℃培养5天,计数真菌菌落(CFU/m³)。

限值标准

· 普通场所≤500 CFU/m³;档案室≤300 CFU/m³。

健康影响

· 高浓度真菌孢子可引发哮喘、过敏性肺炎。




5. 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目的

检测致病菌存在,预防链球菌感染。

检测方法

· 血琼脂平板法

1. 采样:撞击法采集空气样本至血琼脂平板。

2. 培养35℃培养24~48小时,观察透明溶血环(β-溶血)。

3. 鉴定:革兰氏染色及生化试验确认A群链球菌。

限值标准

· 不得检出:任何送风样本中均不应存在β-溶血性链球菌。

注意事项

· 阳性结果需立即排查污染源(如冷却水污染或人员携带)。




6.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

检测目的

评估风管清洁度,防止积尘二次污染。

检测方法

· 擦拭法

1. 工具:无纺布擦拭100cm²面积,称量积尘重量(g/m²)。

2. 步骤:选择风管直管段,重复三次取均值。

· 机器人摄像辅助:内窥镜检查积尘分布。

限值标准

· 清洁风管≤1.0g/m²;需清洗风管:>1.0g/m²(GB 19210)。

管理措施

· 超标时需进行专 业清洗,并复检至达标。




7. 风管内表面微生物

检测目的

检测风管内壁微生物滋生情况,评估系统卫生状况。

检测方法

· 接触平板法

1. 工具RODAC接触皿(含营养琼脂或沙氏培养基)。

2. 步骤:按压接触皿至风管表面,培养后计数菌落(CFU/cm²)。

限值标准

· 细菌总数≤10 CFU/cm²;真菌总数≤5 CFU/cm²。

注意事项

· 检测前需关闭空调,避免气流干扰采样。




综合管理建议

1. 定期维护:每2年清洗风管,更换过滤器。

2. 实时监控:安装PM和CO传感器,动态调整新风量。

3. 应急预案:检出致病微生物时,停用系统并彻底消毒。

通过上述检测,可全面把控集中空调系统卫生质量,保障公共场所空气安全。


上海复兴复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经理(先生)
电话:
4001818932
手机:
15000212020
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万芳路515号A座8楼
我们发布的其他新闻 更多
18204新闻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