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准是一个产品标准,它专门针对通过锻造工艺生产的铜和铜合金制品,规定了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公差、检验方法等技术要求。
核心概念:什么是锻件?
锻造 是一种通过锤击、压力机挤压或碾压等机械压力,使金属坯料在固态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改善其内部组织的加工方法。
铜合金锻件的特点:
优异的力学性能:锻造过程可以细化晶粒、压合内部缺陷(如气孔、缩松),使金属纤维流向更合理,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
致密的组织结构:相比铸件,锻件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好的内部完整性。
形状和尺寸灵活性:可以生产从简单到复杂形状的零件。
标准定位
基础产品标准:EN 12420 是铜合金锻件在欧洲市场的基础性产品规范。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它可能与材料标准(如EN 1652, EN 1653等)有重叠,但作为锻件标准,它更侧重于经过锻造加工后成品的性能和要求。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由铜和铜合金制造的,用于一般工程用途的锻件。
典型产品示例:
阀门阀体、阀盖、阀杆
管件(如高压法兰、三通)
齿轮、轴承等机械零件
建筑结构件
船舶配件
核心要求(重点阐述)
该标准的核心是确保铜合金锻件满足其预期用途所需的质量和性能。
1. 材料与化学成分
标准涵盖了多种常用的锻造铜合金,例如:
纯铜(如 CW024A)
黄铜(铜锌合金,如 CW510L)
青铜(铜锡合金,如 PB102)
铝青铜(铜铝合金,如 CA104)
铜镍合金(如 CN107)
对每种合金的化学成分(铜、锌、锡、铝、镍等主要元素及杂质含量)有严格的规定。
2. 力学性能
标准根据材料的交货状态和厚度/直径范围,规定了锻件必须达到的最低力学性能值:
抗拉强度 (Rm)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0.2)
断后伸长率 (A)
硬度(布氏或洛氏硬度)
常见的交货状态包括:
M(软态): 经过退火,强度低,塑性好。
R(热加工态): 锻造后状态,性能取决于合金和冷却方式。
Y(冷加工态): 通过冷变形提高强度。
TB、TD、TF(沉淀硬化态): 适用于可通过热处理强化的合金。
3. 尺寸、形状与重量公差
标准会对锻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和重量公差做出规定,以确保零件的可装配性和功能性。
4. 表面质量
锻件表面应无有害缺陷,如裂纹、折叠、结疤等。允许存在不影响使用的、轻微的锻造痕迹或氧化皮。
5. 检验与测试
制造商需根据订单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通常包括:
化学分析
力学性能试验
宏观和微观检查
无损检测(如渗透检测 PT 或超声波检测 UT,特别是对于重要部件)
尺寸检查
压力试验(如适用于作为承压部件的锻件)
重要性总结
EN 12420:2024 为铜合金锻件的生产和采购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质量基准。
保障零件性能:确保了锻件具有优于铸件和简单机加工件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关键部位。
提供选材依据:为设计师提供了明确的材料性能和状态选择,方便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
促进贸易公平:统一的检验标准和验收条件,避免了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纠纷。
市场准入:是产品符合欧盟相关法规(如建筑产品法规CPR,压力设备指令PED——当用于承压设备时)的重要证明文件。
作为专注于机电设备安全检测及技术咨询的服务机构,常州新维新机电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机电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基于标准,提供一站式的产品检测、方案评估及改进建议服务,帮助客户:
精准识别产品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辅助技术研发团队优化安全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
完成出口前的全方位合规检测,确保符合欧洲标准。
匹配最新安全标准升级,保障产品在市场的持续合规性。
此外,我们通过专业培训和技术讲座,助力企业内部团队深化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