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加工与绳索制造机械的倍捻机锭子、制绳机卷筒、编织机构等高速旋转部件(转速可达 10000r/min 以上),是缠绕与挤压事故的高发源头,占该类设备安全事故的 70% 以上。EN ISO 11111-4:2005/A2:2016 标准针对这一核心风险,制定了刚性量化的机械防护规范,是设备通过 CE 认证、保障操作安全的关键要求。本文将拆解核心要点,提供可落地的合规方案。
一、核心防护要求:毫米级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标准对机械防护的要求具体到量化指标,核心聚焦三大维度:
防护罩刚性与间隙控制:高速旋转部件必须配备全封闭防护罩,材质选用厚度≥2mm 的钢板或高强度工程塑料,能承受≥500N 冲击力不变形;防护间隙≤5mm,避免手指、衣物或纱线卷入;防护罩与旋转部件的最小距离≥80mm,防止运动干涉导致防护失效。某络筒机厂商曾因防护罩间隙达 10mm,导致操作人员工作服边角被卷入卷筒,整改后缩小至 4mm 才符合标准。
防误拆与联动停机设计:防护罩需采用专用工具(如内六角扳手、防盗螺栓)拆卸,防止非授权人员擅自拆除;绳索制造机械的编织机构、捻股头需加装分区防护栏,防护栏开启角度超过 15° 时,对应区域设备需在 0.5 秒内停机,且需手动复位才能重启,避免单人操作时其他区域仍高速运转。
关键部件专项防护:倍捻机锭子阵列需按每 20-30 锭分区设置防护,每个分区配备独立联动装置;制绳机的捻股头需加装弧形防护盖板,覆盖捻合区域所有旋转部件,盖板边缘做圆滑处理(圆角半径≥2mm),避免划伤操作人员或纱线。
二、不同设备的防护重点适配
标准针对两类设备的结构特性,明确差异化防护要求:
纱线加工机械(络筒机、倍捻机):卷绕滚筒两侧需设置防挤压挡板,挡板与滚筒距离≤8mm,防止纱线缠绕时带动人体部位卷入;
绳索制造机械(捻股机、制绳机):编织机构上方需加装可翻转式防护罩,翻转时自动触发停机,既不影响设备调试,又能保障作业安全。
三、专业合规服务,助力风险防控达标
作为专注纺织机械检测认证的quanwei机构,我们提供针对性服务:一是解读标准要求,协助优化防护罩结构、联动装置设计;二是开展专项检测,验证防护间隙、防护罩强度、停机响应时间等指标;三是针对不合格项提供整改方案,如防护罩材质升级、联动系统加装等。若您需落实缠绕与挤压风险防护合规要求,或面临 CE 认证需求,欢迎联系我们,专业团队将助力您的产品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