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2387:2005+A1:2009 是一个欧洲标准(CEN标准),专门针对用于修理鞋类的模块化鞋修复设备的安全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在预期使用以及制造商可合理预见的误用情况下,消除或减少此类设备风险的安全措施。
“+A1:2009” 表示这是2005年原始版本加上2009年的修订版1,合并后的文件代表了该标准在该版本下的最新要求。
标准的主要目的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操作人员在使用模块化鞋修复设备时,免受机械、电气、热学等各类危险的伤害。它涵盖了设备在安装、调整、操作、清洁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重大危险。
关键概念: “模块化鞋修复设备”
这是该标准的核心管辖对象。它指的是由多个独立工作站(模块)组合而成的鞋类修理设备。每个模块执行特定的修理任务,例如:
鞋底打磨/粗糙化站
上胶站(使用冷胶或热熔胶)
压合站(用于将新鞋底与鞋身牢固压合)
后跟固定站
抛光站
这些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传送带或其他方式连接成一条小型的半自动化修复流水线。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上述定义的模块化鞋修复设备,包括其所有独立的和组合的模块。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明确不适用于:
非模块化的、单一功能的鞋修设备(这类设备可能有其专属标准)。
手持式工具。
仅使用粘合剂(无机械动作)的设备。
激光修复设备。
关键危险与安全要求
标准通过识别危险,并规定具体的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以下是一些针对鞋修复设备常见危险的关键要求:
机械危险
旋转部件:对于打磨机、抛光机等模块的旋转轴、砂轮、刷子等,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装置,防止操作者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接触。
挤压与剪切点:在压合机的压头、气动或液压驱动的活动部件之间存在挤压和剪切危险。必须通过安全距离、防护罩或双手控制装置(确保操作者双手不在危险区域时才能启动压合)来防止。
稳定性:设备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倾覆。
热学危险
高温表面:对于使用热熔胶或加热压合的模块,其加热板、胶锅、喷嘴等部件可能造成烫伤。必须通过隔热罩或表面温度限制来防止意外接触。
高温胶体:防止热熔胶喷射或滴落造成伤害。
电气危险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如 EN 60204-1),防止电击、短路等。
特别是由于修鞋店环境可能比较潮湿,需要有良好的绝缘和接地保护。
化学品危险
许多修鞋过程会使用挥发性强的粘合剂和清洁剂。标准可能要求设备设计有助于局部通风,或减少有害蒸汽的积聚。
制造商需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警告化学品的危害及安全操作方法。
噪声与振动
标准要求制造商通过设计尽可能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水平。
必须在技术文件中标明设备的噪声发射声压级,以便用户在噪声超标时采取听力保护措施。
安全控制装置
紧急停止装置:每个工作站或设备整体必须配备易于触及、标识清晰的紧急停止按钮(符合 EN ISO 13850),能快速切断动力源。
联锁装置:对于需要打开进行调节或清理的防护罩,应安装安全联锁装置,一旦打开,设备的相关危险动作立即停止。
信息要求
制造商必须提供清晰、详尽的信息,这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说明书:必须包含所有语言的(销售所在国)详细说明,内容涵盖:
安全运输和安装指南。
安全操作程序和培训要求。
清洁和维护规程(包括锁定/挂牌程序)。
常见故障排除。
安全标志:设备上必须粘贴yongjiu性的、易于理解的安全警示标志,如“小心挤压”、“高温表面”、“注意旋转部件”等。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与机械指令的关系:EN 12387:2005+A1:2009 是欧盟《机械指令》2006/42/EC 的协调标准。这意味着,当模块化鞋修复设备的制造商完全符合此标准时,就可以推定其产品符合《机械指令》的基本健康与安全要求,从而可以在产品上粘贴CE标志。
与基础安全标准的关系:它基于机械安全的基本标准 EN ISO 12100(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指南)。EN 12387 是针对模块化鞋修复设备这一特定机器的“C类”标准。
目标用户
鞋修设备制造商:必须按照此标准设计和制造设备,以确保合规性和市场准入(特别是在欧洲市场)。
修鞋店业主与操作员:需要理解标准中的安全要求,确保设备得到安全正确的使用、清洁和维护,并为操作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
总结
EN 12387:2005+A1:2009 为模块化鞋修复设备的安全设计、制造和信息提供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虽然这类设备规模不大,但其涉及的机械、热、化学等危险不容忽视。遵守该标准对于保护操作者安全、确保符合欧洲法规以及设备在市场上的合法流通至关重要。对于使用者来说,购买带有CE标志并符合此标准的设备,是保障工作安全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