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6712-3:2015 是一个欧洲产品标准,它规定了 PN 16 低中膨胀手持式泡沫喷管 的性能、安全、设计和测试要求。
这个标准描述的是消防员在火场中直接手持操作,用于产生和喷射低至中倍数泡沫的最终喷嘴设备。
核心概念解析
手持式泡沫喷管:一种由消防员手持操作的设备,它将来自水带的泡沫溶液与空气混合,产生机械泡沫并将其投射到火场上。
低中膨胀:指该设备产生的泡沫的膨胀倍数范围。
低倍数泡沫:通常膨胀倍数低于 20。流动性好,适合覆盖液体表面。
中倍数泡沫:通常膨胀倍数在 20 到 200 之间。覆盖速度快,有一定粘附性。
符合此标准的喷管能够在这个范围内工作。
PN 16:这是公称压力等级,表示该设备的设计工作压力为 16 bar。
标准的主要目标
确保灭火性能:规定设备必须能够产生特定质量和数量的泡沫,并具有有效的射程和覆盖能力。
保证操作安全:确保设备在额定压力下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并考虑到操作员的反作用力。
规定功能特性:对泡沫的膨胀倍数、析液时间(衡量泡沫稳定性的关键指标)等关键参数设定要求。
提供测试方法:提供统一的测试程序,以验证设备是否符合所有要求。
工作原理
手持式泡沫喷管通常基于“文丘里”或“诱导空气”原理工作:
输入:来自便携式泡沫感应器(EN 16712-1)或固定式泡沫比例混合系统的泡沫溶液以一定压力(最高至 16 bar)进入喷管。
空气吸入:当泡沫溶液高速通过喷管内的一个或多个孔口时,会在其周围产生低压区,从而将外部空气“吸入”设备内部。
混合与膨胀:泡沫溶液和空气在喷管的混合腔内发生剧烈的湍流混合,形成泡沫。
输出:已膨胀的泡沫从喷管喷嘴以特定的模式(如射流状或喷雾状)喷出。
标准的核心内容
EN 16712-3:2015 涵盖了以下方面的具体要求:
设计和构造:
材料:所有与泡沫溶液接触的部件必须耐腐蚀和耐化学腐蚀。
接口:进水口接口必须符合标准尺寸(如 EN 14406 的 45 mm 或 52 mm 接口),以确保与标准消防水带连接。
强度和密封性:设备必须能承受 1.5 倍 PN(即 24 bar)的静水压而不发生yongjiu变形或泄漏,并能承受 2.4 倍 PN(即 38.4 bar)的爆破压力而不破裂。
操作部件:任何控制阀门或模式选择开关必须易于操作,即使戴着手套也能使用。
性能要求:
膨胀率:产生的泡沫体积与所用泡沫溶液体积的比值。标准会规定在特定测试条件下的最小和/或最大膨胀率范围。
25%析液时间:这是衡量泡沫稳定性的核心指标。指从泡沫中析出25%的液体所需的时间。时间太短,泡沫会很快破裂;时间太长,泡沫可能流动性不佳。标准会规定一个最小值。
流量:规定在额定入口压力(如 7 bar 或 10 bar)下的最小和/或额定流量。
射程:必须满足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小喷射距离(泡沫液柱到达的距离)要求。
泡沫质量:
操作力:考虑到操作员的安全和疲劳,标准可能对开关阀门所需的力以及喷射时的反作用力提出限制。
安全要求:
主要是结构完整性和压力阻力。
防止有锋利的边缘或尖角,以免对操作员造成伤害。
标记和信息: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型号和序列号
公称压力 PN 16
额定流量(如 200 l/min @ 7 bar)
符合 EN 16712-3:2015 标准
水流方向箭头
设备上必须yongjiu、清晰地标记以下信息:
必须提供使用说明书,解释操作程序、不同喷射模式、清洁和维护要求。
应用场景
这种手持式泡沫喷管是消防员扑灭B类火灾(可燃液体火灾) 的标准装备,广泛应用于:
石化工厂火灾
仓库易燃液体泄漏火灾
机场飞机救援
车辆火灾
总结
EN 16712-3:2015 是一个针对最终灭火工具——手持式泡沫喷管的产品标准。它确保了消防员手中这个关键设备不仅坚固可靠,更能产生高质量、具有良好覆盖性和持久性的泡沫,从而有效地窒息和冷却可燃液体火灾,保护生命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