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铲运机拖拽牵引电缆的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25-11-07 10:48  点击:1次

井下铲运机拖拽牵引电缆作为关键动力传输部件,其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严苛的井下作业环境要求。电缆导体应采用高纯度无氧裸铜丝材料,确保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柔韧性。绝缘层需选用特殊配方的弹性材料,具备优异的耐磨损、抗撕裂特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双层护套的设计使得电缆更加耐用稳定,聚氨酯(PUR/TPU)外护套材料具有高强度、耐油污、抗腐蚀的特性,能够抵御井下潮湿、多尘及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侵蚀。电缆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防护,包括加强型编织抗拉层,以增强整体抗拉强度和抗挤压能力。导体绞合方式需优化设计,确保在频繁弯曲拖拽过程中不会发生内部断裂。所有材料不含有害物质,具备阻燃和低烟特性,以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井下铲运机拖拽牵引电缆组成

①导体:退火型99.9999%无氧裸铜丝(多股细丝绞合),高导电性、柔韧性好。 

②绝缘:特种柔性弹性体复合材料,耐高温、抗老化性能。

③成缆:特种工艺,大型退扭成缆机,优节距绞合成缆,绞合紧密,缓冲应力,防止变形 。

④内护套(可选):特种耐磨、耐油丁腈复合(NBR)材料/聚氨酯材料(PUR/TPU),耐磨性能优异。

⑤加强件(可选):抗拉抗扭编织工艺,24P芳纶纤维/凯夫拉纤维编织抗拉、抗扭网。

⑥外护套:进口型聚氨酯(PUR/TPU)护套,耐磨、耐油、具有优异的抗撕裂性能。


一、机械性能要求

拖拽牵引电缆必须具有卓越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电缆整体应能承受持续的拉伸力而不变形或损坏,在铲运机往返运动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性。抗弯曲性能需满足频繁的收放和转向要求,在弯曲半径内反复弯曲不应导致绝缘层破裂或导体断裂。

外护套表面应设计结构,既减少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又能防止打滑。电缆接头部位需特别加强,采用模压或注塑工艺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在拖拽过程中出现断裂。整条电缆的重量分布应均匀,避免因局部过重导致拖拽困难或加速磨损。

二、电气性能要求

电缆的电气性能必须满足铲运机大功率动力传输需求。导体截面积设计应确保在满载工作时温升不超过允许值,避免因过热导致绝缘老化。绝缘电阻值需保持在高水平,防止漏电和短路事故发生。电容和电感参数应优化设计,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电缆应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不会对井下其他电气设备造成干扰,同时自身也能抵抗外界电磁干扰。电压等级必须与铲运机电力系统匹配,并有足够的余量应对启动时的瞬时过电压。所有电气性能指标在电缆整个使用寿命期内都应保持稳定,不因机械应力或环境因素而显著下降。

三、环境适应性要求

拖拽牵引电缆需适应井下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应能在高湿度环境下长期工作,绝缘性能不因吸潮而降低。材料选择需考虑温度变化影响,既能在低温保持柔韧性,又能在高温下不软化变形。电缆结构应设计防尘防水,防止岩粉、煤尘等细小颗粒侵入内部。

针对井下可能存在的化学腐蚀物质,如酸性水、盐雾等,电缆外护套需具有相应的化学稳定性。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区域,电缆材料必须符合阻燃要求,不产生足以引燃的火花或高温表面。电缆颜色应采用高可见度的醒目黄色色调,便于在昏暗环境中识别和检查。

四、安全保护与维护要求

电缆系统应配备适当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接地监测等,确保异常情况下能及时切断电源。拖拽机构设计需平滑无锐边,避免电缆表面被割伤或磨损。电缆卷放装置应保证收放顺畅,不会造成过度弯曲或扭曲。

日常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电缆表面磨损情况,及时清理附着物,保持清洁干燥。存储时应盘绕在专用缆盘上,避免小半径折叠或受压变形。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电缆温度变化和异常声响,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检查。建立完善的电缆使用寿命评估体系,定期进行zhuanye检测,及时更换老化或损伤电缆。

五、安装与使用规范

电缆安装需遵循严格的作业规程,确保走向合理,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或过度摩擦。固定点间距应适当,既保证电缆自然垂度,又防止过度摆动。穿越巷道或转弯处需设置导向轮,减小拖拽阻力。

操作人员需接受zhuanye培训,掌握正确的电缆收放技巧,避免野蛮操作造成机械损伤。铲运机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匀速运动,减少急停急启对电缆的冲击。建立完善的交接班检查制度,记录电缆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通过以上全面而严格的技术要求,可确保井下铲运机拖拽牵引电缆安全可靠地运行,为矿山井下作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同时zui大限度地延长电缆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艾普达电缆(上海)有限公司

销售工程师:
艾普达特缆刘小姐(女士)
电话:
13611947390
手机:
13611947390
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西一路88号2栋西侧
我们发布的其他电缆/电线新闻 更多
技术要求新闻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