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ISO 16119-3 在 EN ISO 16119-1(通用要求)的基础上,为专门用于灌木和树木作物的喷雾机制定了具体、细化的环境要求和测试方法。其核心目标同样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喷雾机对环境的污染,但解决的是与喷杆喷雾机(第2部分)完全不同的技术挑战,主要关注垂直方向的精准施药和飘移控制。
适用范围
该标准专门适用于以下类型的喷雾机:
用于灌木和树木作物的喷雾机:例如用于果园(苹果、梨、柑橘等)、葡萄园、啤酒花、浆果丛、坚果园和林业苗圃的喷雾机。
常见类型包括:
风送式喷雾机:利用高速气流将雾滴输送并穿透树冠,这是最常见的技术。
靶标导向式喷雾机:使用传感器探测树冠的存在和形状,并只在有目标的位置进行喷雾。
隧道式喷雾机:将树冠包围在隧道内,极大限度地回收和减少飘移。
其他专为高大作物设计的喷雾机。
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是其设计目标是将药液精准地沉积在复杂、立体的树冠结构上,而不是平坦、水平的农田。
主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与第2部分的区别和重点)
第3部分继承了第1部分的通用原则,但将其应用到了完全不同的技术领域。
1. 药液箱系统
通用要求与第1、2部分类似,包括加液口高度(≤1.2米)、防溢设计、排空能力和搅拌系统。这些是防止药液在“输入端”泄漏的基础。
2. 喷头和喷雾系统 - 核心区别所在
喷头类型与方向:喷头被布置成能够覆盖树木的垂直剖面(从底部到顶部),而不仅仅是水平方向。
防滴漏装置:与第2部分一样,要求关闭后1分钟内每个喷头滴漏不得超过1滴。这对于防止药液直接滴落到土壤上,造成树根区域的点源污染至关重要。
流量控制:系统可能需要为不同高度的喷头组提供独立的流量控制,以针对树冠的不同密度进行调整。
3. 气流系统(风送式喷雾机) - 本部分的独特重点
对于风送式喷雾机,其风机和导流罩的设计是影响飘移和沉积效果的关键因素。
气流可调性:标准鼓励或要求风机速度、气流方向和风量是可调节的,以便操作者能根据树冠大小、密度和气象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在保证有效覆盖的同时,最小化气流导致的药液飘移到目标区域之外。
导流罩设计:导流罩应能将气流和药液引导向目标树冠,减少向树冠上方和两侧的无效排放。
4. 靶标探测与控制系统(先进机型)
对于配备靶标探测传感器(如超声波、红外传感器)的喷雾机,标准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要求。
系统必须能准确、及时地探测到目标树冠的存在与轮廓。
喷雾开关的响应必须迅速,确保在无目标区域及时关闭,在有目标区域准确开启。
这能大幅减少在行间空隙的无效喷雾,直接降低药液用量和环境污染。
5. 飘移减少装置与测试
标准高度重视飘移问题。除了通过气流和靶标控制来减少飘移外,还可能包括:
使用抗飘移喷头。
安装物理挡板或罩盖,以约束喷雾云团。
飘移测试:标准可能包含或引用特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和量化喷雾机的飘移潜力,通常是在受控条件下测量下风向不同距离的药液沉积量。
6. 清洗系统
要求与第2部分一致,但考虑到这类喷雾机结构更复杂(可能有更多的管路、喷头和难以清洁的导流罩内部),清洗的彻底性和废水管理的指导尤为重要。说明书必须提供清晰的清洗步骤。
7. 信息与标识
使用说明书:要求极其详尽,且内容针对性强,必须包括:
如何根据具体的作物(如高纺锤形果园 vs. 茂密葡萄园)和生长阶段来调整机器(如风机转速、喷头选择、气压、药液流量)。
如何校准喷雾机以适应不同的行距和树高。
靶标探测系统的设置、校准和局限性说明。
明确的清洗指导和废水处理指南。
机器标识:除了通用信息外,还应包括风机性能参数(如果适用)、推荐的工作设置范围等。
与第1部分及其他部分的关系
EN ISO 16119-3 必须与 EN ISO 16119-1 结合使用。制造商需要同时满足第1部分的所有通用要求和第3部分的所有特殊要求。
它与 EN ISO 16119-2 是平行关系,分别针对两种完全不同的喷雾机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第2部分:针对水平、大田作物的喷杆喷雾机。
第3部分:针对垂直、园艺/林业作物的(多为)风送式或靶标导向式喷雾机。
重要性总结
解决特殊作物的环境挑战:针对果园、葡萄园等通常靠近居民区或生态敏感区的特点,其飘移控制要求更为严格。
推动精准园艺发展:通过规范靶标探测、气流控制等先进技术,促进了在园艺生产中更高效、更环保的施药方式。
法规符合性:是此类专用喷雾机在欧盟市场获得CE标志的强制性技术要求。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帮助种植者减少高达50%以上的药液使用量(对于先进的靶标探测喷雾机),既节约了成本,又极大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简而言之,EN ISO 16119-3:2013 为确保用于灌木和树木作物的喷雾机能够实现立体精准施药、有效控制飘移和防止点源污染提供了专门的技术框架和法规依据。